上周末我约了朋友一起逛旧货市场,在潘家园。几年前我来过,也只来过一两次。市场其实并不大,但是店铺有很多家,中间的广场上还有很多摆地摊的。
细细看来其实物品的品种、类别就那么几种。但是旧货市场的魅力在于:每个店每个人那里,都可能会有出乎意料的东西。
老物件,文玩,玉石类的,传统物品,用于把玩件的,按摩用的,装饰的…
有长长的一道条走廊是专门卖旧书的,各种版本,不同时代,我没见过的自然多不胜数,我没听过的也有很多。说起来,新华书店,其他书城里的书,我更熟悉一些。
我最高兴的是买到了一把掸子,家里的书籍、犄角旮旯等处,只用抹布,清扫效果不是那么好。之前我买过小的塑料刷,但是我不喜欢,我想像着有一种细长小巧的鸡毛掸子,但是他们实体店有的,都很圆厚占地,小的缝隙似乎也塞不进去——也担心会损伤了那上面的鸡毛,你别说很漂亮呢,更像工艺品。一款细细长长的兔毛掸子,被我看到了,不怕脏,可清洗,打理容易,据说能用很多年。我很开心地买了,给店家扫码付款的时候,我看到店家的名字叫“天下第一掸”。老板说他们不在网上开店,只做线下实体,因为网上与其他家的竞争,很容易打价格战,同时不容易分辨好坏,可不是嘛,现在所谓的好评:“返5元”,不能被信任的数据怎么能称为大数据。我在心里叹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我在现场没有拍照片,但是那些羽毛的颜色、光泽、质感…深深的印在了我心里。我上网搜了搜照片,还真有:潘家园的鸡毛掸子
“不买勿摸”,“ Don't touch”,嘻嘻
我也不说不出所以然,因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样的物品?
是因为我年纪越来越大,回忆开始占据主导?儿时曾经接触过的、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清晰。还是因为我接触传统文化,体验农耕生活,倾向于返璞归真?还是曾经那部连续剧《行走的鸡毛掸子》,让我对它印象深刻(剧情我早就记不清楚了)?亦或是这样的物品本身,它的特质直入我心?……
也没什么了,不必去详究。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也是很好的一个理由。
之前,我以为我想买的是这些:
刚才我看到了更多的介绍,说家里放鸡毛掸子,白天让其晒晒太阳,平时用它除尘,还有辟邪的“正能量”作用。
《行走的鸡毛掸子》是由北京北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悬疑传奇剧,由梦继执导,寇世勋、潘虹等主演[1]。
该剧讲述了民国初年,香木镇香溪西侧凭掸子闻名的耿家在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兴衰故事[2]。
该剧于2006年1月9日在北京四套播出[3]。
集数:29集
每集长度:45分钟左右
在线播放平台:爱奇艺、搜狐、PPTV
类型:年代、传奇
首播时间:2006年1月
导演:梦继
编剧:徐兵[4]
主演:寇世勋,潘虹,霍青,梁爱琪,曹曦文,李桓,王子嘉,童瑶,李忠林,阎以昌
中文名:行走的鸡毛掸子
外文名:Walking duster
其它译名:大豪门
剧情简介:
民国初年,有香木镇。香木镇以香溪西侧耿家为首户,耿家凭掸子闻名。掸子用鸡毛扎就,普普通通的手艺,经耿家之手扎出了名堂。光绪年间,耿家的一把红光宝掸,竟让宫里花了二十万两白银。传到耿佩奇耿老爷手里,世道变了,可掸子的名声和价值没变。耿家每年只出一把掸子,五万块大洋一把,山外的达官贵人还得排着队来请。能请到耿家宝掸,是世人的荣耀,更是香木镇的荣耀。因此耿家便是香木镇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