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那么大家知道头衔这么多的曾国藩究竟出身在什么样的人家吗?
曾国藩曾经在文章中写过:“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也就是说,我们老曾家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间,连一个秀才也没有出过,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这个家族是多么的普通。那么曾国藩又是怎么样使这样一个普通的家族进升为官宦人家的呢?
今天咱们一起了解一下。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原本是一个农民,但是年轻的时候每天游手好闲和一群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有一天他在酒楼纵酒高歌的时候看见一老头领着小孙子从窗前经过,只听老头远远的指着他教育自己的孙子说,你可别跟这个人学,你看他家里没有什么钱,却总跑到城里来装有钱的大爷,这个家早晚都要败在他手里。这个老头说的话,没想到全被曾玉屏听到了,曾玉屏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儿,他本来以为自己活得人五人六的,没想到背后大家都这么看自己,他大受刺激。从那天开始,曾玉屏就像变了一个人,“自是终身未明而起”,就是每日早睡早起,天天下地干活,发誓要兴家立业。曾国藩的祖父后来对他说,他35岁才开始务农,每天带着长工日夜苦干,在劳动中找到了乐趣,告诉曾国藩,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挣来的钱花着才心安。曾玉屏艰苦奋斗了十几年置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普通的中农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
曾玉屏辛苦发家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断,那就是要把自己的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因为在传统时代,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不是看你有多少亩地,而是看你家中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所以曾玉屏不惜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子供出去,可惜呀,曾麟书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也中不了秀才。
眼看着儿子没有希望了,倔强的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曾子城(中进士后更名曾国藩)身上。老头对长孙的希望之殷切,从曾国藩的学业进度中就可以看出来,曾国藩虚岁才5岁,曾玉屏就命令曾麟书给他开了蒙,才8岁,就读完了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的经书,9岁就开始学做八股文,刚刚14岁他就开始了科场生涯。
道光12年的这个早上,曾玉屏又一次早早起来亲手替儿子和孙子整理好考蓝考具,把他们送出大门,默默的望着他们的背影,忘了很久。
这次考试是曾麟书第14次参加秀才考试,而曾国藩也已经是第6次的秀才考试了。在这之前,父子俩在科考路上屡战屡败,成了当地的一大笑话。那么这次会怎么样呢?
发榜的这一天,一大早父子俩就满怀期待的去看榜,这一次曾麟书的大名赫然写在榜上,曾麟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简直比范进中举还高兴。这一年曾麟书已经43岁了,老曾家破天荒五六百年,终于出了一个秀才。
可是,曾国藩在榜上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第六次落榜了。不过,曾国藩在榜单边上的另一张告示牌上,倒是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曾国藩不仅落了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也就是说曾国藩的考卷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说“文理欠通,大家要引以为鉴。”这相当于在全省示众,这下他不仅是乡下的名人,在全省都有了名,这次“悬牌批责”对曾国藩刺激很大,后来曾国藩回忆自己的生平,说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
回家以后,他坐在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决心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自己太笨了。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让曾国藩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的大脑。后来他在日记中说自己是“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幅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行,这一点每个人都看得到。但是他和爷爷一样,身上也有一股天生的倔劲儿。
解决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这次“悬牌批责”,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要破釜沉舟,再一次发奋,挽回自己的颜面。
当然,用力不能用蛮力,他一定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寻求改变。主考官说我文理不通,怎么个不通法呢?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反复比较,看看自己差在哪里。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道光十三年,又是科试年,这次入场,曾国藩自信找到了作文的门径,悟到了怎么写文章。知道了症结,经过努力,他第七次科举考试终于考上了秀才。
消息传来,曾家上下喜气洋洋,大摆筵席。老曾家终于扬眉吐气了!确实,曾国藩成为秀才和曾麟书不同,曾麟书中秀才已经43岁,不可能在科场上继续奋斗了,而曾国藩比父亲早中了二十年,还有大把时间去考举人考进士。
中了秀才之后第二年,恰逢乡试之年,曾国藩到长沙参加了举人考试,没想到,曾国藩居然一考即中。为什么秀才考得这样艰难,而考举人如此顺利呢?这是因为曾国藩已经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还有就是他多年的死记硬背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事实证明,被学台“悬牌批责”,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曾国藩道光十三年考上了秀才,道光十四年考中了举人,道光十八年,高中了进士,这一年,他虚岁28,当时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8岁,就是说,曾国藩比全国中进士者的平均年龄年轻了整整10岁。
中了进士以后,他又参加了一次“朝考”,道光帝亲自阅卷审核,非常喜欢曾国藩的文章,把他由第三名改成了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这样曾国藩就在仕途上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湘乡曾家从此就由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顶端的官宦人家。
艰难的科考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99%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情是做不成的。
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这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得自曾国藩的自身经历。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功夫”,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是,不读完一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也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知识基础。
曾国藩一生做事从不绕湾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也是他常向别人谈及的道理。
曾国藩的成长、发展之路也充分验证了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曾国藩正是通过读书改换了门庭。
物质的富足,精神的贫乏不可能真正融入高贵阶层,人只有精神富足了,才能在高贵阶层获得一席之地。
正所谓: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男儿欲遂平生志,
勤向窗前读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