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来自《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
R 阅读原文片段 P11
I 复述
WHAT:
1.社群必须要有稳定的价值输入。会员进群就是奔着这个共同的价值来的,所以只有让其逐渐满足才能体现出价值来。
2.仅仅的发起者输入还不够,必须调动大家一起贡献内容,这样即能产生参与感,归属感,价值感,同时也解决了信息来源单一,容易枯竭的问题。
3.如果价值不够,那么对于群成员来讲就渐渐变成鸡肋,不在珍惜群价值了。
WHY
人们进入社群是有所期待的,总是希望得到一点儿什么的,这也是聚拢人群的前提。
这种价值的呈现最后就是三个方向:
1.物质上的
2.认知上的
3.情感上的
如果能在这3方面上有稳定的输入,那么社群会始终保持活力。如果,逐渐走向枯竭,那么它的寿命也就到了。
HOW
1.群主的输入,做为发起人,在价值链产生之前,肯定是要承担起主要的输入责任。根据不同的目的,生产不同价值的内容。
2. 最常见的方式讲课、发文章。[原创最好,转发,转载以后做剖析也可以。]
3. 通过建小组的方式,调动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比如,跑步群,每天小组打卡,不打卡的发红包。分组分享心得。这样价值就来自于大家的自组织。
4.同城的,要组织线下活动,多次见面的,会发生交叉的连接,更容易发生情感价值,社群的归属感会得到强化。当然,引导不好也会形成小群体,甚至最后分离出主群。
A1: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在搞科育会社群的时候,在价值输入上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1.我们定位分享科学育儿的方法,开始定位为知识型社群,当时并没有想好商业模式什么的,只是想先输入价值,建立信任,有了信任后面做什么都应该没问题。
2.最初对价值输入很有信心,每周都组织科学育儿的内容做分享。开始的时候非常活跃,问答特别踊跃,群裂变也很快。
3.大约3个月以后,活跃度就开始下降了,输入的内容还是在持续进行,但是就是越来越不活跃了。
4.中间为了调动参与感,安排过群成员分享各自的育儿经历。也是刚开始的时候很热烈,然后很快就是分享的人分享完,发个红包,群成员过很久才懒洋洋的把红包领走,发个谢谢,就完事了,一点儿都不热烈。
5.这样运营了1年以后,我才下决定开始卖货,感觉已经聚集了一批非常熟的铁粉了。结果,效果非常不好,铁粉到花钱的时候,就都消失了。说明,不是真铁。
6.后来发现,因为出手太晚,那些活跃粉丝已经通过我们创造的信任氛围,在群里发展了一大批微商代理,等于被她们给提前收割了。
7.最后,群的活跃度逐渐降低,虽然价值还在输入,但是感觉群已经死透了。
总结,我这次社群价值的安排,就是有问题的,单一的育儿知识输入,很快就失去了新鲜感,虽然有用,但是无趣,不遇到问题,没有几个妈妈愿意成为专家,都是需要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我应该及早把育儿的价值,转换为提升家长个人成长的价值。
在帮她们赚钱上,同时也帮自己赚钱了。
这样才能形成更持久的活性。
尽管如此,也依然要预期到群的生命周期问题,到了时候,该散就散,然后在建新的,这样循环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A2:以后怎么用
1.价值要不断升级,主要是维度要改变,不能总是单一维度,尽可能不让成员感到乏味。
2.一定要调动大家参与,不能只玩群主。
3.针对不参与玩儿的,一定要下手清理,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