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管理篇8

来自花瓣网

上次分享了第七个策略记录开销,今天继续分享第八个策略制定预算。

记录时间开销的好习惯养成后,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指定时间预算表。

当日晚上或次日起床后制定一天的任务列表,也可以称为清单。把一天中需要做得所有事情,都列出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或是重要性。

例如:

1、工作(具体的内容详细分项)。

2、看得到APP专栏。

3、写2000字文章。

4、接孩子、买菜、做饭。

5、瑜伽、养花。

6、。。。

在列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估算每项任务的花费时间,但是很快就会发现任务太多了,所以,只好开始计算每一个子任务花费的时间。

对于任务的列表,有一个优先级的排序,这种分类有很多标准,但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分为两类,重要和不重要。这个标准,具体说,就是: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可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懒惰就是天性。凡是对达成目标有用的事情,要么看上去无趣,要么看上去困难。

虽大家心里都向往更高级更自律的生活,但真的要面对每天看书、去健身房这样既困难又无趣的事情,真的面对诱惑时,却又不能理智对待了。

如果这时候动用元认知能力,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发现:无用的事情,哪怕有趣也是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这么一想,头脑里的概念清晰了,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仔细回顾17年前的时光,刚进大学,大一时就开始规划人生,毕业时英语过6级,考研通过,练好口语。可由于懒惰和糊涂,5年过后,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毕业后工作的很多年,也无一例外不是每次都不坚持。每年初都会制定计划,往往都是年度计划,通常都不具体,最长的也只能坚持1个月,然后剩余的11个月,又开始重复旧的生活模式。每次都采取同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却总是异想天开的期待奇迹。这些道理,在年轻的时候,都不懂得,或者说是仅仅知道而已,可是并不清楚,知道和做到之间有多大的鸿沟。


所以,制定每天的计划,有助于达成总的目标。比如,5年长期目标是成为瑜伽教练,那必须有配套的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每天的计划。想成为作家,就必须每天坚持写作,如果总是在不停地寻找方法论,而没有具体的行动,就算知道了最最秘密的方法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把行动落实到每一天,才是最可行的计划。

在给任务分类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开始的分类或许并不准确,自己以为的重要事情,很可能在现实中就是不重要的,而往往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偏偏就是重要的。这就需要,在行动中及时根据分类标准来调整分类。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制定预算,就是为了让我们把目标落地,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让目标内化为习惯。其实,每一项技能的习得都是反复的刻意练习,唯有把注意力放在对的事情上,才是最佳策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