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父母家中。
母亲一回来,就说,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开空调。这个天不开空调,什么时候开。
很诧异母亲会这么说,也有点欣慰,母亲会这么说。
母亲是一个生活很拮据的人,我对空调是从不依赖的,因为从小到大,我对空调的概念,就是这个东西很费电。
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会是第一个说,天这么热开空调吧的那个人。
空调开着。
母亲坐在沙发上开始抱怨,大概的意思说,这个家她有多么辛苦,每天一个人在一个小屋里上班,就赚人家几十块钱。然后抱怨我父亲怎么怎么,抱怨我怎么怎么。
我心里觉得很难过的,我就说,反正你有退休工资,干得不高兴就不要干了,在家吹着空调,看电视多好。
我不去干,你们怎么住一百多平的大房子,我不去干,你们去喝西北风啊。
我就劝母亲,不要抱怨,抱怨没有用。如果不开心,就不要去工作了,你不开心,回家一抱怨,我们全家都不开心了。
我的话自然是没用的。
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再回想一下,如果母亲回家的时候,给她递上一双拖鞋,给她倒上一杯水,提前把空调打开,再给她一个拥抱,说母亲您上班累不累,母亲大人您辛苦了,情况会不会是不一样?
武志红解释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说到权威的期待,不是所有人的期待都会有效果,只有权威的期待才有效。
父母已经不再是我的权威。
而我也还没有成为父母的权威。
一旦没有权威的存在,如果存在权利的争夺,整个团队就不会有很好的合作。
母亲一直说我两个不行,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
我说要去摆地摊,她以死相逼。
我说我自己去找工作,她让我去核电站先暂时去干四百块钱一个月的餐厅服务员,伺机转正。
我曾经有多么绝望,就像打游戏组队时遇到了一个不给力的奶妈。
最后,我带着离家出走的决心去了北京。
身上带了一千二百块钱,其中二百块钱是外婆给的。我在北京住二百块钱一个月的青年公寓。
我面视的第一份工作,面视没通过。
我反复请求主管给我一次机会。
最后我留下来,在这个公司干了四年。
工资从1500,到1800,到2300,到2800,到3500,再到6000。
四年。
这四年,不断的接到家里的召回令。
我特别想在北京买套房子,想先问家里借个首付,然后用工资还月供。
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个月,家里的钱一分都没有过来。
又过了半个月,房产经纪告诉我房子涨了,75万。
我决定,回老家了。
我觉得,工资的涨幅是永远跟不上房价的涨幅了。
老板说,你要是回老家,你一定会后悔的。
老板说,我现在就给你涨工资,一个月一万,你留在北京还有机会。
我说,我想家了。我不后悔。
回到老家,我过着寄生虫般的啃老生活。
我有后悔过。
如果当年父母不把我从北京拽回来,也许我的人生会不一样。
我抱怨过。
如果我不是遇到这样做父母,也许我的人生会不一样。
但我现在不后悔了,也不抱怨了。
因为我知道,我比很多人家的孩子要过得幸福。
因为我经历这么多内心的痛苦煎熬,我终于认识到了,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因为,我根本还没有长大。
在上海培训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个游戏,是逢7过。
游戏规则很简单。
报数,逢带7的和7的倍数跳过。
这个游戏很多人都玩过,而在我的记忆中,我居然是第一次玩。
但是每当有人报错的时候,如果队友抱怨,说,
你怎么又错了?怎么又是你?怎么还是你?
结果会是,越着急,越出错。
第一轮,我们队是倒数第一名,助教和队长罚做二十个俯卧撑。
我是助教,我做了。
后面几轮最后一名分别是40个,80个,和160个。
我一个都没有再做。
我觉得,这个游戏就是要告诉我们,抱怨没有用,所以不要抱怨,要多鼓励。
助教是团队的负责人,不直接参与游戏,但对结果负责。
所以对于我来说,游戏又多告诉了我一点:
团队的责任,团队的负责人要微笑着并勇敢的承担起来。
我的家庭,就是一个团队。我的家人,就是我的队友。我要做的就是,对队友从不抱怨,为团队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