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桃花源记》,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描述着一个美好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在今天,许多人把《桃花源记》当做一个细思恐极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
《桃花源记》细细推敲的确是疑点重重。首先,桃花虽美,但是,多数人家没有广泛种植桃树的传统。或者说,没有在居住地附近广泛种植桃树的传统。至于为什么。我不清楚。不过,联系一下驱邪的桃木,也多少明白了些。
其次,以渔人的眼光来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结合上下文,我们知道,桃源人是避秦时乱而躲进来的。衣着怎么可能会和外人一样呢?是作者的失误吗?已经无从考究。
如果真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过了那么久,那么,人们难免要近亲通婚。家家户户都要有点亲缘关系。近亲通婚的坏处我就不多说了。虽然,古时候近亲通婚很常见,但是,大规模近亲通婚毕竟是少数。
以一个封闭空间为例,人口不断增长,而资源不断消耗。这一定会有麻烦。以自然死亡而言,这一切都太慢了。而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封闭的空间更易滋生疫病。而且扩散的会更快。
一句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地方。那绝对不会是作者描写或者读者想象中的人间天堂的模样。再回到渔人的视角,他离开的时候处处留下了标记。为什么去县衙报告后,众人都找不到了呢?从桃源人说,不足为外人道。可见桃源人也有防备心。或许是他们发现了,毁掉了标记。这样倒也说的通。
可是,一些脑洞很大的网友的推论又让人毛骨悚然。一位网友以科幻的角度说渔人是误入某个平行空间。后来才找不到了。一位网友说其实渔人看见的都不是人。还有一位网友说,其实真正的情况是在渔人的带领下,桃源一片血战,全军覆没。只能说大家都太能想了。
我的想法如下——一:桃源人是鬼。桃源禁锢了他们的行动,他们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已死,思维仍停留在从前。渔人的到来渐渐让他们明白自己已死。所有人都消失了。
《桃花源》出现的很神秘,消失的也很神秘。宛若幻觉。而且高尚如刘子骥也不能寻访到,并且很快病死。实在令人生疑而且心生恐惧。
一方面心知桃花源不可能存在,一方面又羡慕其中的人。这样的心情,估计作者在写这篇文的时候也有吧。怀着这样的矛盾心情,他把一个这样细思恐极的故事娓娓道来。
世上本没有桃花源。只是陶渊明为世人造了一方心灵的净土。让在喧嚣的名利和俗世中挣扎的人,有了一块暂时的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