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出门前,冷冻室拿出一块肉,放到冷藏室,打算解冻晚上下班回家烧。
下班时,老公发来微信说,他在外面吃晚饭再回家。
我一个人,就简单做个晚餐,又把肉放回冷冻室。
想必很多家庭也会有这种情况。
01
冷冻食品的一生,最好只解冻一次。
冷冻食品,尤其是肉类,反复冻融,不仅影响肉的口感,让食物变的难吃,也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1.会让肉类口感变硬
反复冷冻的肉口感不好。
肉里的水在冷冻室里会结成小冰渣,反复冷冻,冰渣会让肉里的水全渗出来,使肉变得毫无弹性,影响口感。
绝大多数冷冻食品尽可能避免反复冻融。
即使是雪糕等零食,如果已经全部融化,也不建议重复冷冻食用。
2.微生物数量变多
冷冻食品解冻后,其中的细菌会大量繁殖。
此时,即便再次冷冻,也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细菌水平。
尤其是鱼虾解冻后,体内的微生物活性得到恢复,快速繁殖,此后再冷冻也不能将其杀死。
不仅容易腐败,还可能有致病菌和毒素,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02
解冻方式的选择
最推荐的解冻方法是放进冷藏室解冻,最不推荐的方式是用热水浸泡。
1.冷藏室解冻:这是最推荐的解冻方式。
要解冻的食物提前从冷冻室取出,放在冷藏室下层解冻。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美味,还规避了微生物大量滋生的问题。
这种解冻方式用时较长,一般大块肉类至少要提前12小时放到冷藏室,小块的时间减半。
2.室温下放置解冻:室温解冻通常需要2小时以上,而大多数致病菌在5℃~60℃环境中会大量繁殖,这就给了细菌充分的生长机会。
而且,和空气较长时间大面积接触,肉里面的脂肪、蛋白质会发生氧化,肉的品质也会下降。
3.常温水、热水解冻:不推荐把食物泡在自来水中解冻。
常温水不能抑制微生物,即使是冷水,解冻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问题,还会造成营养流失。
最不推荐的是热水解冻,会让肉的表面迅速升温、化冻,甚至有点变色,而中间还是一块大冰核。
这种解冻方法传热效率最低,一时半会儿化不了,泡久了,还会让微生物大量增殖,还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4.微波炉解冻:这是着急着用的解冻方式。
几分钟就可完成解冻,解冻时间短,营养损失较小。
微波的穿透能力是有限的,食物太厚它可能无法穿透。
且不同成分吸收微波后产生热的能力也不同,可能会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
要解冻的食材要尽可能形状规则,最好是扁平状,受热更均匀。
03
如何做到少解冻
1.冷冻前处理干净:家禽、海鲜、河鲜应掏净内脏、里外洗净再冷冻。
各类食物在冷冻前都需仔细清洗,不同食物冷冻后,“保质期”也不同,这份食物冷藏冷冻时间表建议收藏备用:
2.分成小份冷冻:不要直接将整块肉放入冰箱。
把要冷冻的食物,切成小块,或直接切成肉丝或肉片,根据一次的食用量,用保鲜袋包好,分装冷冻。
存放时,可在外包装贴上标有日期和名称的标签,便于取用。
冰箱冷冻室保证足够低温,最好能达到零下18℃以下。
冷冻一生一次,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