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流动的“红色宝藏”,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管人为先,理事为要。各级党组织要压实全流程各环节责任体系,从摸底排查、教育管理、关心关爱出发,紧紧攥住“风筝线”,让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高飞不断线。
攥紧摸底排查“信息线”,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归”。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基础。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详实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只有把数据库建实建全建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摸清底数,开展“地毯式”摸排,通过上门了解、电话访谈、微信通知等方式摸排流动党员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完善流动党员个人档案,弄清楚流动党员数量、联系方式、流动去向、流动时间、流动类型、流动原因等基本情况。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组织基层党支部每季度或每半年开展一次摸底调查,定期更新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动态掌握和更新流动党员工作地点及联系方式,做到了然于胸、烂熟于心,确保流动党员“流出不流失”。
攥紧理论学习“传输线”,让流动党员“学有所获”。流动党员在党的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抓好教育管理,才能有效激励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紧扣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全链条,保证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不断档、不脱节、不漏项,避免“风筝断线”;要注重教育培训,加强摸底调研,结合不同群体、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结构流动党员需求,制定个性化、差异化培训课程,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要强化考核机制,把流动党员日常表现、业绩成效等纳入季度、年度考核范围,探索实行“积分”激励措施,让流动党员在干事中奋进、在奋进中成长,不断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攥紧干事创业“导向线”,让流动党员“干有所为”。流动党员虽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通过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能够让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攥紧干事创业“导向线”,开设“实践课堂”,积极为流动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引导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流入地,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协调,将流动党员纳入当地党员管理体系,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活动,让他们在服务当地群众中展现党员风采;在流出地,要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信息、引进项目,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评选优秀流动党员、流动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激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真正让流动党员“干有所为”。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信息调研室 祖拜达·托呼达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