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上周末我从老家带回来了一盒老式月饼。实际上,我不爱吃月饼,尤其是老式月饼,小时候也许爱吃,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香甜的糕点层出不穷地冒出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更喜欢吃那些口感类似糕点的注心月饼,渐渐觉得老式月饼太单调。
这家月饼做了几十年,还能在老家这么受欢迎,确实有它独到之之处。我尝了母亲三天前带回来的月饼,非常酥脆,味道甚至比稻香村还好吃一些,于是同意带一些回去。
李家月饼距离我以前上过的小学不远,本以为母亲这么推崇的月饼店一定规模不小,没想到这家月饼店竟然开在自家院中,看来完全没有建厂,就是一家小作坊,也不知道有没有注册商标。
这是家很平常的院子,进门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庭院,院子深处摆着一张方桌,有几个人正围着桌子吃饭,生活气息真浓。院子右边敞开的屋子里摆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堆了一大桌刚做出来的月饼,不用说,这里就是存放月饼的仓库。
母亲熟门熟路地令我们进去,屋子三面都是架子,上面也堆满了圆形的月饼。一个30多岁的妇女过来招呼我们,向我们介绍卖的最好的口味是五仁、板栗、豆沙还有黑芝麻馅料,随后为母亲挑了一盒,直接将月饼放进铺了一层塑料袋的礼盒中,没有什么其他包装。在我印象中,以前在稻香村买糕点的时候,店家都用黄色的牛皮纸把糕点包装起来,即防潮又干净,于是问她能不能包装一些,结果她只有小小的方形油纸,只见她麻利地将月饼倒放在白色油纸中央,将四角对折后反过来,一个月饼就包好了。因为月饼包装实在简易,保质期大概一两周,所以只有带一些给大伯和发小,让他们尝尝家乡味道,所以,我挑了一盒月饼,要了一些油纸,准备回去后自己再分装。
回到郑州后,我将月饼用烤箱加热,又用袄子将直径8厘米的月饼切成小块。果然,加热过的月饼味道更好,外皮酥脆,内陷甘甜。让我没料到的是,盼盼竟然很喜欢吃这种老式月饼,将五仁和板栗馅都吃光了,。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不少传说,不管是因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还是朱元璋拿月饼起义民间故事,都赋予了月饼高于食物之上的意义,很难说中国人在中秋节吃月饼,是因为故事赋予月饼的想象,还是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盼望,但这些意义和期盼让月饼有了国礼的地位,这也是那些再美味的西式糕点所不能比拟的。
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和精神总是纠缠在一起, 虽然我们在物质世界里体验,可我们也活在笼罩在物质世界之上的精神世界中,强行分割开来,都会让生活少了点意思。这种整体性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