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音乐会由安德鲁·戴维斯爵士带领墨尔本交响乐团带来一场精彩演出。
演出的第一首曲目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当代作曲家卡尔·瓦因的作品《五》。这是一部,短小快速,精力充沛的作品。管乐旋律写得尤为精彩,很好的体现了乐队管乐声部的优势。配器之间的流畅切换,还能听出一些电子音乐的味道。因为作曲家自幼学习小号钢琴和管风琴,很早就对电子音乐极有兴趣。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听到现代的律动。但是,并没有太尖锐的和声以及复杂的节奏。总体来说还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值得一提的是指挥这首曲目的是安德鲁爵士的中国学生,一位上海女孩。能够在家门口登台演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虽然说话的时候还有些紧张。但指挥棒拿起的那一刻,就完全是驾驭千军万马的气场。没有听清楚她的名字,不过还是要为她的精彩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首曲目是李斯特的《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年轻的钢琴家陈默也,用他极富表现力的演奏,完美地诠释了李斯特这部用了25年时间完成的钢琴协奏曲。在李斯特心目中,这其实是一首“钢琴协奏交响诗”。巴尔托克曾经说过:“这是历史上第一首完美实现‘循环奏鸣曲’形式的作品,一个主题从头到尾以变奏原则处理。”李斯特的钢琴曲向来以炫技著称。在这首作品中还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远的美学思想。
从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开始,乐队的华彩强有力地奏第一主题,钢琴以特有华丽的乐句响应。急速上升的音符与小提琴之间展开优美的对话。管乐器的华彩后又有弦乐部的华彩。恢宏,华丽非常的李斯特。进入慢板乐章后,主旋律如歌地吟诵,长笛配合以优美的副主题,再由单簧管,双簧管,大提琴,单簧管传递,浪漫的情绪层层递进。最喜欢第三乐章,活泼的小快板。相当于谐谑乐章,三角铃的巧妙使用,生动灵巧,充满趣味。第四乐章是一段进行曲风格的快板。铜管声部烘托出生气勃勃,雄壮的气氛。钢琴在乐队的簇拥中,推向华彩的高潮。
第三首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这是老柴的最后一部作品。在首演九天后,他因为喝了一杯生水,死于霍乱。不知是否冥冥中已经注定。柴可夫斯基在第一乐章里大量低音声部的音符,给人一种阴暗绝望的感觉。虽然也有激动的乐章,以及他擅长的优美舞曲旋律。但是整首乐曲始终笼罩在一种不祥的氛围里。音乐从一种渴望转变到绝望,最后结束在晦暗阴沉的死寂里。
返场曲目也非常好听。陈默也弹了一首爵士钢琴,精彩炫技,幽默,充满活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用来欣赏的,享受的,无论对演奏者,还是听众。戴维斯爵士特地安排了耳熟能详的《伦敦德里小调》和《春节序曲》,给今晚的音乐会划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