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原 句 译 文
7.7 孔子说:“只要带十条干肉来当见面礼,没有我不教的人。”
7.8 孔子说:“教学的过程中,不到苦思冥想时,不要去提醒学生;不到欲说无语时,也不去引导他。已举一例却不能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多说了,先让他自己想想。”
7.9 (葬礼时)如果孔子坐在戴孝者的旁边吃饭,那么他从来不会吃饱。
7.10 如果当天因为伤心事(如有人去世等)哭过,为表示尊重,孔子这一天就不会唱歌了。
7.11 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这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吧!”子路说:“如果您带兵作战,那会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的是那种懂得敬畏,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我的感悟:
7.7 这则讲孔子做老师时收十条干肉,不管是谁都可以来学习。也就是“有教无类”,这是普通大众开始接受教育的开始。这就是鲁迅说的在教育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敬可佩!
孔子教育收费也意味着孔夫子是没有野心的,他只是想教育普通人,让他们有能力做事情,让当政者安心,他只是为了教育,与政治无关。
“有教无类”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努力在班上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不会因为哪个孩子学习能力弱而不去管他,反而会更加的关注他,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教小鸟飞”恰恰是教育者的自欺欺人罢了。
7.8这一则概括了教育的最好的方式。作为老师,我太有感触啦!
首先要把握合适的教育契机。观察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看他是否处在“愤”和“悱”的状态,再去决定是否要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教育就是启发,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让大脑使劲,老师直接的灌输是没有用。老师培养一个学生最好的时刻是“脆啄同时”,鸡蛋孵开时小鸡在里面叨蛋壳,母鸡看到小鸡在叨蛋壳,就在外面帮着它啄,这样小鸡很快就出来了。反之,如果小鸡自己叨,母鸡不去管它,可能就憋死了,如果小鸡还没叨,母鸡着急了,帮它啄开蛋壳,就可能是小鸡还没长成型,也会死了。孵化出来一只鸡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就和教育好一个学生一样的不容易,需要方法,需要把握好教育契机。
其次,怎样激发学生的自驱力,让他主动学习呢?需要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交流,体会、发问,内心想要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却又表达不出来,这时侯老师再给他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会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快感,学生的收获才是最大的,才会启动他内在的动力,让他喜欢上学习,喜欢上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想要探索宇宙奥秘……
一旦学生内在想学习的动力被激发出来,教育就变得简单了。这段时间,我在班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再将讨论的结果写到黑板上,最后再师生互动修正结果。这样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动起来,连班里以前从不和人交流的孩子也有了和人合作的愿望,这是令我欣慰的,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两个从来不背书的孩子,经过这一个月的课上互动交流,竟然一口气背了三篇课文三首诗,连教他们的班主任都震惊了。这让我对翻转课堂有了更大的信心。
的确,教育不是注满一盆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学生心中的那团火被点燃后,能量会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可惜的是今天的教育很多时候恐吓威胁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就请家长,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出息,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你不好好学习找不到好工作就会饿死……
我常常警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教育工作者,而是像孔子学习,以孔子为榜样,牢记“有教无类”,并善于捕捉合适的教育契机,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