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生气总是在所难免。
而所谓生气,不过是为别人的错误买单,替别人惩罚自己。
气的是自己,伤的是自己,没人会在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
若要生体健康,则需平心静气。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事。
生气时,默念这两句,念完,便不再生气了!
01算了吧!
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短短一辈子,很快就结束了。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无关紧要。何来气?何来怨?
古时,有位名叫士成绮的人。他常听人赞叹老子具有超然智慧,于是便登门拜访老子。
他见老子家如鼠洞一般杂乱,生气道:“听闻你是有大智的圣人,我赶来见你,你却如老鼠一样!”
老子听后毫无反应,士成绮见此便转身离去。
翌日,士成绮觉得自己错了,便给老子道歉,并问老子为何不生气。老子平静地说道:“所谓圣人,不过身之虚名;所谓秽言,不过身外琐事;身与天地相比,不过转瞬。”
光阴短暂,何必为琐事生气呢?想开了,那就算了吧!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何必让些无关紧要的事,浪费自己大好光阴呢?
别因生气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些事就算了吧,别误时,更别误己。
02没什么关系!
《增广贤文》中写道:“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宽容待人,人亦会宽容待己。
不论何事,皆无需烦恼,生气时便默念:没关系!
与人相交也是如此。
有不和,先认错,别人自然会转变态度。
金庸和梁羽生同为武侠宗师,互为知己。二人的粉丝却势如水火,为“武侠宗师”之称斗得不可开交。
梁羽生知晓后,主动舍弃了这个名号。坦然说道:“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
金庸闻知梁羽生的回答后十分钦佩,大赞梁羽生。二人就此冰释前嫌,还成了挚友。
有些事,一笑而过便好。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对别人包容些,烦恼自然会少。
没什么关系,不是懦弱,是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