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寒假第一天正式开启。
这一天,我们要去补习数学;要写寒假作业,应对老师的普查和随时抽查;还要空点时间干点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点事:用新买的IPADPro2画点画。想想都是繁忙的一天。
早上6:30,我开始叫醒孩子。我打开房间的灯,说:时间到了,该起床了。我知道,这一次是没用的。过了五分钟,我又过去,说道:起来吧,已经过去五分钟了。可是孩子没有一点动静,动都没动一下。这可怎么办?
这就是我平常的叫起床模式,只是比以前温柔一点罢了,可方法一点没变,孩子已经免疫了。我不疼不痒的叫唤,让她没有任何感觉。
昨晚孩子刚拿到新的IPAD,玩到凌晨一点,若不是我们催促,几点睡觉还不知道。这么早叫她起床,的确困难。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过去,我得改变一下方法才行。我蹲在她的床前,在她的额头上开始亲吻,并开始数数,当我数到三时,她终于憋不住笑了。我笑道:醒啦?你若不起来,我就一直亲下去。她扯过被子蒙住脸,不让我再亲。我知道差不多了,把要穿的衣服放在床边,问她早上想吃些什么。她说要吃美式薄饼,棉花糖蛋糕。
针对这种早起困难症,我想自己一定要改变旧模式,寻找一些有趣的办法,先感受,后行为;先尊重,次智慧。比如我可以说,你要这么早起床写作业,补习功课,真是辛苦了。我真的还需要好好去学习思考,切换自己的旧思维模式。
感赏女儿虽然熬了夜,仍坚持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