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夫觉得虽然那些小弟弟们都称自己为大哥,是孩子王。但是自己这个所谓的孩子也只是在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弟弟面前吹嘘一下罢了。
自己到底知道多少?自己到底有哪一点可以被他们称为大哥的呢?
就自己这一点小本事,走出这个学校就什么都不是了。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和夫却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
和夫认为这件事属于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但是应该好好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他对摘柿子这件事,既不就事论事,也不轻易放过,他要从中思考其中的意义,并从中吸取教训。
他思考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品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怎么样,那么他说的话也不会靠谱的 ,不值得人去信任。
反之要想信任一个人,首先看这个人的人品是否是好。
别看和夫这么善于反省自己,还是个孩子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和夫小时候,他可是一个窝里横的爱哭虫呢!
小时候的和夫非常黏人,总是拽着母亲的衣角寸步不离。当母亲忙于家务把小和夫扔在一边时,小和夫就会立即哭出声来。
但是任凭小和夫再怎么哭泣,都没有人理他,也没有人过来哄他,他就哭得更起劲了。
实在是感到无望了,小和夫干脆用脚把屋子里的纸隔扇踢个洞,此时母亲看见了,就非常生气。
看到母亲真的生气了,小和夫之前这才真正地有些害怕了,那之前的哭都是假哭,是想求助于人的试探性的哭,而一旦小和夫判断母亲是真动怒的时候,他也开始真正地大哭起来了。
在小和夫的记忆里,母亲经常给父亲抱怨:“这个孩子不哭则已,一哭就是三个小时。”
父亲对小和夫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哥哥利则可是和和夫不同。
哥哥在父母的眼中可是一个乖孩子,从来不让父母操心,
父母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小和夫的身上。
有时候小和夫哭累了,实在是连微弱的哭声都发不出来时,他就停止哭泣,见屋里没人,就钻到桌子底下。
这一钻不当紧,小和夫发现桌子底下也是别有洞天的。他的眼睛目之所及的只能是那桌子腿上的木纹,他两只眼睛由于长时间盯着那些木纹看,那些弯弯曲曲,时而凸起,时而低落的木纹在小和夫的脑海里有的已经变成了山,有的已经变成了海,有的又如翻滚的波浪。
原来就连这么不起眼的桌子底下也是风光无限啊!
小和夫从那一刻起,他知道了一个道理: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只是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