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一次感受到,想让一个孩子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自己完全不插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孩子总还是在发展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家长真的放任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安排自己的学习,我想那难度是非常大的,除非这个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家长及其规律的、高度自觉地生活及工作,或者是天赋异禀。
孩子的自觉,孩子良好的习惯一定还是需要大人的引导和帮助。比如说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生性贪玩,学习趣味不够浓厚,如果家长想要在周末让孩子能自觉安排好时间去写作业。孩子说我想先看电视,我想先玩儿,家长如果只是隔靴挠痒地提醒,孩子可能还是先选择看电视再去做作业,很好理解。第二天如果孩子还想先去干别的,再去写作业。家长再一次妥协,等到了第三天,眼看着就要上学了。才恍然想起来自己的作业还有很多,并非是一时能做得完,做得好的。此时,孩子也很容易心浮气躁。也害怕到校被老师批评啊,他就很容易心浮气躁,怎么能好好写呢?肯定是一通乱写。家长看到这样的场景,想必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一定能上演一场孩子哭着,哼着勉强把作业敷衍着,而家长呢?在一旁干瞪眼,吼着,训着。长而久之,家长总是管一阵,放一阵,孩子肯定养不成自觉的好习惯。
所以在孩子需要帮忙时,家长还是要及时的出现。并且选择用比较智慧的、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出现。比如说孩子一旦面临着有作业就要告诉他,带领他,做好示范,我们应该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先做完作业再去玩,再去看动画片,再去踢球,等等等等,其实是要告诉孩子,其实是先有苦才会有甜。先有付出,才会有享受。久而久之,孩子想必应该知道,先以重要的任务为主,其他为次要。
具体说来,如果周五放学状态不甚,我们就可以做一些比较轻松的作业。比如说阅读。比如说摘抄,再比如说是可以做一些比较简单,类似机械化的作业。在孩子状态极其好的时候,就选择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性的一些作业。比如说一些思维发展类的作业,比如说是一些有难度和深度,能刺激孩子的作业。
孩子就会在一种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又还能够去挑战自我,获得一定的超越感和认可感,有也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力。
那么在完成这些必要的作业之余的时间,当然就可以孩子由来安排,但是真的就放心让孩子全权做主了吗?那绝对是万万不能的,家长还是要跟着孩子。做好计划表,我们玩也玩得有技术含量,玩的有趣味,玩得让自己的付出能够有价值。玩什么呢?呃,家长肯定要去把把关,我们要给他去选,去引导他去尝试一些提升自我的活动。家长慢慢地观察孩子。擅长什么那就让他去多接触什么。慢慢地从广到收口,孩子对哪一项表现得天赋,那么就让他深度训练。
当然童年肯定是要去疯玩的,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去安排,是可以和伙伴玩呢,还是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呢?还是发发呆呢?还是看看动画片呢?
没有这样的一些疯玩和看动画片的经历,孩子的童年肯定是会有缺憾的。成年之后也是会在遗憾自己的童年不像童年。
所说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周末的安排的时候,真的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
其实最为重要还是一条,家长要用平常心去面对孩子的各种情况,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同的。每个孩子的这种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我们在帮助孩子做计划的时候,还是要尊重孩子。从孩子出发,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状态。和孩子一起商量而定。
孩子的教育过程是不能缺少家长的陪伴,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极其重要,当然现在的双减政策要减轻孩子的这个作业负担还有校外的这种培训负担,貌似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嗯,其实不然,教学任务已经基本上压到了学校及老师身上的时候,我们家长会觉得放松了,我都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吧,我也不会管,我也管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但是细想怎么可能?
三位一体的教育才会让孩子能够成长成为更完整,更立体的人才,所以家长在这种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恰恰不能放松对孩子成人做事儿以及学习的关注和必要的引导。在他们的人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给予最得力的最有用的帮助。孩子的成长肯定会更加顺利。
希望我们都做一点,操心才能够慢慢放心。装弱但是要有智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