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儿子,常说很奇怪的话。
我问,你好朋友是谁?他答,多多啊。
我问,多多是谁啊?他答,多多就是多多啊。
我说,可是你身边没有叫多多的小朋友啊。
他弄个什么东西贴到耳朵上装作打电话说,多多,来吧,嗯,快点。
有时他会惊慌失措,跑来拽我的胳膊,妈妈,妈妈,你快来,飘窗上一个人。
吓得我心里堵一下腿都软了,什么人?
外星人。
更有尴尬的时候。
他问老师,你会变成骷髅吗?
类似的事情很多。
一度,我很担心,这娃到底怎么了,胡诌八扯,这么虚幻,这要严重了说,不会是精神分裂吧。
我认为我的担心有道理,我的想法是对的,甚至,我为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因小见大而感动。
可读了雨果奖得主南希·克雷斯的一些文章后,我差点呼自己大嘴巴子,为自己的无知、愚蠢和自以为是。
南希·克雷斯说,孩子需要幻想文学,几乎所有孩子都喜欢那些讲述并不“真实的”事情的故事。
在这些“不真实”的故事中,孩子得到以下东西:
001 让孩子不那么孤单。
成年人往往低估了孩子的孤独感。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一个他们无法掌控的所在,吃什么,穿什么,什么时候出门,到什么地方玩,什么时候睡,都是大人决定的。也许他们会信任那些帮他们说了算的大人,但孩子知道,他们跟大人不一样,甚至能意识到跟大一些的孩子也不一样,因为大人和大一些的孩子有自主权。
一个孩子,无论多受关爱,都只能感受到与他相似的同龄人,而且感到孤独。
可当孩子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故事中时,他就不再孤单了。故事里有其他的人,有动物有怪兽还有外星人,而且情节有趣,险境重重。孩子懂得故事中角色的想法和情感,甚至孩子就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那个人,他在故事的字里行间拥有一个亲密的朋友。
英国电影剧作家威廉·尼克尔森说:“我们通过阅读迩知道我们不是孤单的。”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002 丰富孩子的生活体味
海盗、女巫、会说话的动物,其实孩子们都知道这些事情不是真的,但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这些不真实又真实无比,比孩子身边的任何事情都要真实,因为他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海盗,觉得女巫要对他施魔法,会说话的动物是他无比贴心的-朋友。
这样想象的时候,他们就在经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
从那些不真实的故事中,孩子们也了解了现实。他们知道外星人、骷髅和大妖怪不是现实存在的,但包含这些角色的故事中传达出的诸如勇敢、善良、智慧等,都铭刻在孩子的头脑中。
003 为孩子提供情感宣泄口
按照期望,孩子要无条件服从父母,但是,孩子还能反抗女巫、海盗或者什么其他邪恶的故事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部分是被社会所接受的,而虚幻的东西,才能接纳那些不被社会接受的部分,让人得以成为完整的自我。
同时,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当孩子脱离开日常生活,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时,他们的视野已经得到拓展,心智中有了更多空间去容纳不同的、多元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存在方式,进而更能接纳多元的生活方式,包容不同的人。
其实,我担心的不该是孩子,而是我自己,我竟然只读真实、实用文学。我为自己“为什么要读那些从没发生过的不真实的事情”的功利想法感到羞愧。
我该反省,为什么没有读一读《住在货运车厢里的孩子们》,不去看看《爱丽丝奇境漫游记》,不用心体味《金银岛》呢?
丈夫不止一次跟我说,某部幻想小说带着他走过了高中、大学,影响了他很多的决定。
有位老师跟我说,小说能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我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差点阻碍孩子去品味、享受那种美好。
如果说,实用文学是在“术”方面对人进行培训,那么,那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文学,就是对人进行“道”的引导。
一个生命,应该是“道”“术”结合的。“道”让人稳定又灵动,是人的内核,“术”不过是枝叶方面的装饰和搭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翻看孩子的书架,庆幸的是,多为“虚幻”的引导,诸如色彩、音符、心绪、情感、得失等抽象事物的有趣呈现。而不是学数、认生字、读拼音、看单词的实用图书。
我想,还好我没有愚蠢的过于离谱。
当孩子再次提起他那位好朋友多多时,我也希望他能坐着笤帚接着多多一起去探险;当他跟我说飘窗上有个外星人时,我不再愚蠢地说“吓死我了”,还能跟那那位外星人搭讪几句……
孩子临睡时,又要求:“妈妈,再说说你小时候的事。”
我不再只讲弟弟逃学,哥哥养鸽子,奶奶送我上车,被鹅拧,踩上蛇、拿着绳子拴树上打悠悠的事了,还跟他“胡诌”了一顿,我是怎么骑在一只黑底白点的独耳朵巨型猫的尾巴上,去探索鸟笼子、鱼缸和老鼠洞的。
我发现,孩子笑得比平时更开心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太投入,竟然不想闭眼睡觉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