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4(1)_副本.jpg
今天读戴望舒的诗,有些诗是重复的。这个本来没什么,可是我对自己有了奇怪的发现。有不少篇目都是有印象的,可是我对题目丝毫没有印象,所有的题目,我一个有印象的都没有。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诗中很多唯美的写得动情的句子,我却是有印象的,读到那里,我就觉得我读过的,我看到过的句子。这当然是和我的方法有关了,当我读到那里的时候,如果写得好,我会下意识地重复一下,这样更记住。这是我自己的方法。可是为什么题目没有留下印象呢?所有的内容都是在题目的框架,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和题目相关。可是题目偏偏没有印象,一首有印象的都没有。我想这不仅是我的方法的问题,而且是我的感受力问题。我的阅读不够深层次化,我的感性没有汹涌起来,我没有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储备,而且我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所以这么多的诗歌,我才会对题目一点印象都没有。其实戴望舒的诗歌挺好的,只是词汇有些老套,有些过时了,跟不上时代了,但这并不像古文那样,给人一种疏离干,给刃一种难以理解的感觉。戴望舒的诗歌还是好理解的,如果亲身经历过诗中某些场景,有些画面,或者遇到过书中某些类的人,那感受会大大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更上一层楼,甚至会那首诗的,不过这需要经历,更需要理解力,还要有一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