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5.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6.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7.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8.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9.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10.那些用言语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11.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和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12.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13.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14.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15.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即使我在大街上倒立也不会有人留意!
16.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17.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18.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19.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20.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