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种子》2:写文章要学会用字词强表达

     写作是需要将作者的内在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而书面语音通过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出来,对于有意在写作上深耕的伙伴们,还是需要对文字加以研究,而字是单字,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字组成,而实际上作家眼中的字词是不好严格区分,字词一起来说了。

     作为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识字用字,字不同组合,组成词,就可形成无限的词,7月初意识到字在写作的重要性,就买了本《新华字典》,后来买了《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有时翻翻,上周还闪出是否应该重点看看词典,不看字典,看来字是写作的核心,还是要将字搞好,到时可以将字进行组合,或者创作新词,结合老词使用,就会有无限的词。

     识字用字,可能常用字不多,也要字尽其用,不一定使用生僻字,关键用词精准,让字词发挥到效用。

     考考你,还记得一个字包含那三部分不?三个中谁最重要?字分成字义、字形、字音,字义是字本来的意思或引申出来的意思。字形是让人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意思;字音是让人听了之后知道什么意思。字义是最重要的,字义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字的三个部分进行再重温一下:

     一、字义

     字义是之前的说法字本来的意思,现在扩展了,产生了引申义,而引申出来的不常变动的部分为经,就是不变动的价值高、品质好,例如《道德经》、《圣经》等。

     观察字词的引申意义,说挺有意思的,有效果的语句,都是用了字词的引申义,例如“结婚是恋爱的坟墓”,“友谊是调味品,也是止痛剂”。

      字的引申义,更能增加文章的效果,在了解的字的本义的同时,对引申义也是要重点扩展,也是让字尽其用的更好发挥,同时扩展到词汇,就让写作的效果更加丰富、丰满。

      写作的核心的字词的掌握的还是挺重要,当你有一定字词的储备,当你知道字的本义及引申义后,可以不同的组合,就会创造新词,用所写更加生动及有活力。7月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去年买的《成语词典》,经常去翻翻,记记字词,持之以恒,也是可以提升写作精准度。

      二、字形

      字形的部分,的确是我之前有忽略的部分,而写作人早就发现,字形是文学上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先说说字形。例如“玉蜀黍在月光下露齿而笑”,用“齿”而不用“牙”,因为“齿”的形状让你看见了一粒粒排列的玉米像骨骼刻成,有了恐怖的效果。

      而作者在电视公司的工作,发现电视剧的编导对剧中人物的姓名讲究,务必将字的形象同人的想象匹配,电视剧的坏人都是姓“刁”,这个字形状尖尖棱棱,让人难以亲近,刀尖向内,较符合剧情;另外一个坏人的姓用“巫”,“巫”像一张脸,两边有阴沉的纹,就显得喜怒难测。

      是不是突然字形原来在文学的表达上也有不同的效果,看来之前是大大忽视了,以后还是要多点留心,特别在创作过程中用好字。

      三、字音

      字音对于强化表达,还是要使用的场景的,不同的字音能引起不同的情绪,在讲或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区隔了,读“沉重”比对读“轻松”要多费点力气;读“江”,是大水,就要读起来声大,而“溪”就要声小。

      写作的创作过程,也是注意到字音在不同场景的表达,特别在小说创作等,如同步以话剧、电视剧等出现,就更加要重要字音,让所表达更加到位。

      除了以上提到的字中字义、字形、字音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影响,而某些字的历史文化色彩就可以加强表现度。例如“关”让人想起历史关云长,如果要创作一个江湖好汉就让姓关。创作人很喜欢用姓“关”、“岳”、“孔”进行创作,就是因为用这些姓,让大家想起了历史人物,从而让字也有更丰富的历史色彩。

      好好对字的字义、字形、字音,在增加历史色彩进行运用,是否让你所写更加有深度、有广度,要成为作家、要成为一个写作者,还是要好好去意会,让所用之字更加有助于表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