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不是新鲜刺激,而是找回自己对于生活的“味觉”。
慢性乏味指长期的,莫名的不安,诱发乏味的位置是内在的,是一种心理问题,外部条件的改变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效果。
很多人对慢性乏味缺少觉察,因为①现代人对自己所处的,主体的情绪状态普遍缺乏觉察和认知;②乏味,远比其他情绪难以感知,它是一种性质的缺席,不是性质的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标志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被慢性乏味左右。
下面来看两个例子:
“我平时明明也在刷手机,看综艺,为什么还是有你们说的这些无感无爱无意义的感觉呢?”
“我觉得我的慢性乏味已经比较严重了,该怎么办呀?我将来的人生道路还可以改变吗?”
这么多娱乐节目,为什么我们却总觉得无感,不爱无意义。
慢性乏味的根源是无法直接和强烈的体验自己的感觉。
换言之,不是瓜不甜,不是瓜不苦,而是我们尝不到生活这个瓜的酸甜苦辣。
如何面对慢性乏味?如何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
慢性乏味不仅影响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or无数次的人生选择则构成我们的人生道路划言之学会,面对慢性乏味,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把控力也会提升。
所以到底怎么办呢?
慢性乏味的根源是:
无法直接和强烈的体验自己的感觉。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
随着重建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连接,并对这种连接感到更加敏锐。
使我们的生活质量焕然一新的潜力,就藏在在我们体验生活的能力之中,而感受生活的能力,就像任何一个其他能力一样,它是有一个个学习过程实现的。
建立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连接,这是一个慢慢蜕变的过程,想象自己是刚刚学着站立的婴儿,我们总是站不稳,我们很有可能摔倒,我们很有可能要不断的尝试,这没什么。
给自己耐心,培育自己。
没有一首歌,没有停顿,没有衣服化,没有流感,没有一种生活没有乏味,其实学会品味乏味。也就是学会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