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会,很傻很天真
毕业时候,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接着上学,上一个不知名的大学。另外一个就是开始闯荡社会。
我选择了后者。
由于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虽然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是声乐美声,但是我学的专业实在无法拿出手,还有就是没有也没有找到可以发挥的场所。有一个同学,我老是叫他皇军,他倒是后来在毕业的时候从事了跟声乐有关系的工作,是乐器销售工作,卖吉他的。我们有一段的时候在一起住,晚上的时候经常用吉他骚扰我们不让我们睡觉。用音乐打败了,学音乐的人。再到后来我们学习音乐的同学,基本都和音乐绝缘了,没有听说谁在艺术的道路上深挖了。所以当你毕业了之后,你会发现,学习的专业五花八门,但是最后从事本专业的人,寥寥无几。人生本来就不是一生不变了,唯一我们要接受的就是它一直在变。
我们村里人,给我父亲起了一个外号,叫50小铲车。原因是因为我父亲在村里子太能干了,也太能吃苦了。我们村子里有煤矿,有些时候要开车装煤,矿上的铲车跟不上,我父亲就亲自上手去装煤,一锨一掀的往时风牌三轮车上撂。一个人几个钟头不停一下,装满2吨煤。村里的乡村总是打趣我父亲:“你这比铲车还铲车呢,50小铲车。”父亲即使在家里不忙,没有活干。他也闲不下来,没有活干就去地里干活。
也是一天忙到晚。
我发现这一点我比较随父亲的性格,也是闲不下来。当时毕业在10年的时候,现在看在都是14年前的事情了。弹指间就过完了。当时的网络还是3g网络,差的很。当时还不流行苹果,那个时期还是诺基亚当打之年,在手机界还是扛把子。还没有智能手机这一说。都是清一色的山寨机。那时候还比较流行QQ,当时还没有移动版本的QQ。你想要登录QQ还需要在3G网页版进行登录,当时看起来很酷,但是那网速也真是难为人。刷新别人给你发的消息,得一两分钟才能刷新出来界面。看到别人给你发的消息。时代在进度,从网络上你已经发现,我们在不断得升级我们得版本,迭代新的技术。当时的58还需要依托腾讯网页版QQ进行广告,但是在当时我们并不知道58是个什么东西。在我毕业回到家第二天的时候,在玩网页版QQ的时候,网页版本就有找工作的这样的一个界面,我点进去了之后。就让我输入我的简历,当时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平时在家我经常看我母亲做饭,我就比葫芦画瓢跟着学做饭,后来也经常在家做饭吃。父母也比较忙,哥哥不在家,妹妹还小。关于做饭这个事情,有些时候我就包揽了起来。就思考着做一个厨师,填写了一份简历。刚填写完,结果当天下午没有过一会,就有人给我联系了。让我过去面试上班,我当时不仅的地感叹,网络信息实在是太快了。我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的母亲,我第二天就整理了一个简单的行囊开始了人生新的旅途,从那以后人生就像一个陀螺一样,再也没有停下来过,生活也不允许你停下来。一直再社会的基础层面进行打转。
第二天我准备好行囊就去了那个给我打电话的地方,他们是招聘后厨学徒,就再沙口路,名字叫金百万烤鸭。我家是农村的,父母没有带我们出来玩过,我们对于外边的社会几乎一无所知。所谓穷人家的父亲都在教孩子学技能,富人家的孩子,早就把人情世故那一套学的透透的。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的我,对于第一次出来,其实内心还是有一定的不安。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上学的时候家里边的人,都没有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到了社会更不用说了。 很多时候一代人的成长,是需要几代人的托举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我们祖国的成立,发展这么快,现在我们能过的这么好,不受战火的纷扰。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又重新站上了世界的舞台。这都是上几代人的浴血奋战得来的,我们应该时刻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到了这个饭店之后,就被分配到后厨里去了,刚开始到后厨的时候,后边的领班就给我分配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我非常不愿意干的。后厨领班给我分配的任务是让我清理厨房地面上的泥点子,还给了我一个铲子,铲子还不好使。大厨在厨房里热火朝天的炒着菜,我热火朝地的在铲泥点子,我们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算让我铲给我的工具也不咋地,铲子有点弯,漏缝! 有的地上的泥点子在地上形成比较久了,长出了自己的个性 ,顽固的不能行,我时不时还需要用我的指甲盖伺候伺候它们,给它们来一些大尺度的花活。才能将他们顺利拿下。
这样工作实属不易,这个不易是没有意义,在我看来。
学不到东西,学不到东西就没有意义。
这个活我干了一天,晚上下班的时候感觉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领班安排了一个员工给我带到了宿舍,还非常贴心的给了我一个凉席,当时是夏天,也比较热。我拿着领班给我的凉席,跟着一个和我一样工种的小伙就回宿舍了,那个小伙应该是传菜员。也是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那时候做工作还是比较痴迷于技术,因为我日后要做厨师,总得让我掂勺子才能把菜给炒好,把手艺给练好。这给我一把铲子,炒菜又不用铲子,菜又不能在地方炒,老是让我对着地下铲泥点子也不符合我心中的预期。夜里睡觉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这家饭店给我搞错了。我是过来做学徒的,上来先让我铲泥点子也不让我学,是不是给我的岗位弄错了。
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疑惑来到了金百万的烤鸭店里。依然是别人忙碌的一天,而这一天又是我铲黑泥点子的一天,今天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拖地。铲过泥点子,就开始拖地。我认为该干的事情,一件没有干,不该干的事情一件没拉下。
你说TN的气人不气人。
我思来想去,这样下去不行。
这不是我想要的。
饭店大家应该都知道,早上班和晚上班,早上一般九点半到地方,然后吃早饭。吃早饭的时间要比其他类型的工作要晚一些,因为顾客中午用餐的时间节点,刚好和员工吃饭的时间节点是错开的。别人吃饭的时候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忙到两点半到三点的样子。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我在饭店吃过员工餐之后,我思考了一下。也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这里不是我想要待的地方,一直待在这里,我学不到东西。下午的时候我就回到了宿舍,把我东西收拾了一下我就离开了我人生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草草结束了。时间非常断,短的还不足两天。在这里工作了两天,我想老板肯定不会给我发工资了。我就把领班给我的凉席拿走了,算是我两天的工资收入。后来我带着辛苦铲黑泥点子两天的工资去到了我的朋友那里。
然后又开始了新的找工作的旅程。
新的一份工作还是学徒,上一份工作如果说是大厂里边的一个螺丝,这次的工作就是小厂里边的中流砥柱。因为这个饭店在我加入的时候,只有三个人。一个老板,老板他娘,简称老板娘。
来到一家新的企业,上来我就是排行企业里边的老四。那简直也是没有谁了,老大是老板娘(老板他娘)不带骂人的,真的是老板他娘,不出意外应该是亲娘,这家企业里的二掌柜就是老板,技术总监是我从开始到现在都叫不上来名字的大厨。我的岗位你可以理解为内务部CEO,所有杂活,累活,小活,都有我的身影。
一天天的玉帝老儿估计都不会比我忙。
到最后我身兼数职,用英语来形容就是Multifunctional(多功能的,起多种作用的),我来给你说说我都兼署了哪些岗位,首先是:小三轮车马夫,打盒的(就是厨师在炒菜的时候,提前把一定量的菜抓装到一个盒子里边,然后供厨师可以使用)洗菜工,涮碗工,还有清洁工,最后在我们整个企业里实现了阶级跨越,还做了一段大厨,最后和我们的老板闹翻了,就又结束了我的职业生涯,这一次的职场生活的时间,要远超我上一次的职场生活时间数倍!
不对,应该说说是数十倍。上次的工作时常是2天不到,这次的工作是2个月,这样算下来,是30倍,看来的职业发展成长速度真的是肉眼可见,一绝千里。
这一份工作是在东风路小铺路,农业大学学院宿舍对面的食堂,是那种学校一个窗口一个窗口那种。窗口里边的位置非常非常的小,小的两个人过去都需要一个人侧一下身。一边是是买饭窗口,一边是油锅灶台。当时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的时候,就要起床备食材。老板他娘简称老板娘,“老板娘”每天都起的很早,都要煮拉条,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那种炒辣条,这个“老板娘”的窗口是卖炒面,炒拉条,还有炒米的。有鸡蛋炒面,肉丝炒面,鸡胸肉炒面,还有就是啥也不放的炒面。不放鸡蛋,不放肉丝。不妨鸡胸肉。这种价格会便宜一些,炒米炒拉条亦都是如此。每一天的炒面都是都是有专人过来配送的,每天的拉条都是“老板娘”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开始煮的,买的那种非常粗的面条煮到六成熟,煮到流程熟的时候,就会捞出来放在筛子里边过一遍凉水,进行冷却一下, 然后放一些油和盐就行拌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拉条变得条条分明,互补粘连。你在吃的时候非常有嚼劲,放一些盐巴,可以让拉条本身就带一些咸味,所谓三分咸味,七分辣。不咸不辣没有味。炒米也会提前把米蒸好,然后蒸成七八分熟,而且是那种粒粒分明的那种米。不能是那种放水太多蒸的米,不然弄出来的米不好吃,而且也非常不好看。米会在前一天晚上就蒸好,蒸好之后也会放在筛子里,空一空里边的水分,让米变得更加有颗粒感。这些都是我在第二天早上要整理的货物,都需要放在三轮车上,这时候我又化身为三轮车拉夫需要赶车,赶车的时候有些时候上边还有一个不用付车费的乘客,这个乘客就是“老板娘”,把货物和老板他娘一并送到食堂窗口。
把这些食材拉还有老板他娘拉到食堂以后,“老板娘”会给我三块钱,让我吃早饭,早饭都是在农大食堂窗口解决的。也就是其他的窗口,给的不多不少就三块,三块钱对于我来说经常不够吃。我还需要添2快,才能吃得劲。
你说说,这“老板娘”真够老板他娘的。
吃过饭之后,就慢慢要忙起来了。开始整理食材,需要把炒面,炒面,炒拉条,进行打盒。按照一定的量,把煮过的拉条,蒸的米,还有送的炒面,按照一定的量,装到打包盒里。虽然我对“老板娘”给我的早餐钱少了点,有意见。但是我依然还是秉承不浪费,为企业节约资源的态度去工作的。哪个一次性打包盒装多了米,或者拉条,我的手也是抖的厉害,谁都拦不住。我想这个场景很多学生应该都不是特陌生。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食堂大妈给我们放菜的时候,一不小心,哪一勺挖多了。那手跟犯病了一样,有些时候都想叫个120给她检查一下,是不是病情又严重了。
如果真有病咱们得治不是,病入膏肓了,就来不及了。
现在在来农大食堂吃饭得学生看来,应该治的人是我。我不救一下就真的来不及了。
所有的菜都打盒完毕之后,我们就要等学生的上门了。到了十一点的时候将近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学生就慢慢地,陆陆续续的就要来人了。这个时候我们窗口老板就要过来了,我们大厨也就要过来了。此时一切都准备完毕了。我们窗口一共有两口锅,一口 锅,老板负责。一口锅是大厨负责。他们负责炒,我负责把打包盒的食材给到他们供他们翻炒。他们站着,我则蹲在他们身后,他们伸手报食材我给他们递食材,就这样的配合过程。这个窗口里边的空间非常狭小,里边没有空调,就算装上空调估计也起不上什么作用。里边窗口里边几十个灶台同时开进,真是大夏天烤火,不热你热谁。老板和大厨脖子上带的都有毛巾,出汗了就可以擦一擦。我蹲在他们屁股后边,啥也没有。里边的温度实在是高,别说大夏天你守着灶台了,就算什么不干你都汗流浃背。我在后边不一会的功夫,我的肚脐眼里边的汗就流满了,一会一肚脐眼,一会一肚脐眼。你不搭理他,一会就漫出来了,一天下来,穿的短裤都湿蹋蹋的。
我来这里本身就是学徒的身份,一天大厨有事情,老板一个人也忙不过来,然后我也开始上手炒。因为我小时候,父母经常在外边忙,我没有办法,也会经常做饭。柴米油盐对我来讲并不是特别陌生。每天看他们炒,觉得也不会很难。距离此时,我已经来这里当学徒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我的作业水平已经完全和大厨不相上下了。他原来做的工作我都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了。
就这样后边的工作,我需要做我原来的工作,然后也要肩负大厨了工作。这样的工作内容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大厨一天过来的时间,早上差不多两个小时,下午忙碌的时候两个多小时。一天差不多工作四五个小时。工作时间不足我工作时间的一半,早上六点多起床,到晚上十点多回去,晚上需要整理食材,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据我得知,老板给这个大厨的工资是2400,当时给我的工资是800,他的工资是我工资的三倍。他属于技术工种,我属于学徒,杂工。比我高一些我也是非常能理解的。能里越强,工资越高这个也是一定的。
后来这个大厨家里边有事情,就在也没有来过。这个时候我们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老板娘”,老板,还有我。中午在不忙的时候,我独自应对战场,忙的时候,我和老板并肩作战,不相上下。“老板娘”自己则在外边数钱。
我们老板年龄也不大,二十多岁,最多也不超过30岁,那时候我不到20岁。2个月的时间相处,我们已经从原来的陌生有了一点点熟悉,另外我们在工作上的配合也非常默契,老板还时不时给我称兄道弟。我感觉非常得开心,感觉也非常有成就感,因为我通过自己得努力得到了老板得认可,另外我也增强了自己的本事。
出门在外,想要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还是要有一些经济支撑才可以,我就在想,我现在一直在干大厨的工作,还干其他的活。大厨一月2400,我800,他工作四五个小时,一天我工作十几个小时,原来我不会炒,一月800块钱。现在我基本和大厨没什么区别,也在干大厨的活。一月不说给2400,工资涨到2000呗,是不是!工资涨不到2000,涨到1500呗也挺开心的。就算1500给不了,1200呗也算是个意思,对吧!再少就说不过去了,好歹也算半个大厨不是。我抱着这样的态度,找了老板哥哥谈了一下,我就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他。结果他的回答真是让我大失所望,一毛不涨。我也扭了,最后我就说我不炒了,后边无论老板在忙,我都没有掂过一次勺子。我也意识到,后边的自己的处境了。
然后我就又离职了。
不要小看这次事件,虽然小家企业非常非常的小,小到只有两三个人,但是依然能从这次事件当中能反馈出来很多东西和内容,有站在企业老板角度去思考的。有站在员工角度去思考的。如果你能思考出来,你一定会有非常多的感悟。而且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我们先站在企业老板角度来分析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和董宇辉事件差不多。
我们就以董宇辉事件来分析这个事情,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了。事实证明啊,看书是没有用的,你要说没有一点用,这个说法也有点极端。你一定要总结书中所表达的道理,变成自己的然后进行去实践,再最后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结论,和属于你自己的一套系统,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理。伟大的毛主席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纸上谈兵万万事不可取的。你要不然你刚看懂的道理,你不去实践也没用。我记得我在几年前前就看过俞敏洪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里就讲讲了新东方一路以来的发展史。他是怎么样做到教育股A股上市,然后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这些问题又是怎么去处理的,还有就是家庭矛盾怎么去平衡的,有很多我们可以参考的点。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叫大厨效应。跟我着小厨效应也有点像。他就以大厨效应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在面对董于辉这个事情上边,俞敏洪在十年就遇到过同样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呢?就比方说我开了一家饭店,然后生意很好,然后我这个大厨炒菜很好吃。如果说我把我这个大厨换掉了,那立马我这生意就不行了,因为口味变了,大家来这里吃饭是冲着这家饭店的口味来的,明不明白。然后里边就有一个点很尴尬,你明白吗?就是会开饭店,懂经营的人,他一定不会炒菜。但是会炒菜做饭比较好吃的人,他一定是把事件精力放在他的厨艺的锻炼上的,他一定不懂得如何做买卖,他不会开店,更加不懂如何经营企业。如果说这个大厨想去自己单干的话,他开饭店未必能做好。然后这个老板呢如果自己去研究炒菜,他有可能饭店也干倒闭了。此时刻最需要做的做法是什么?就是我让点股份给大家。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这个董宇辉,就像那个饭店的大厨,然后俞敏洪就像这个开饭店的老板。以前的时候我也看过那个东方甄选高管孙老师他去点评的一个视频。东方小孙说:“董宇辉他只是一个超级强大的个人i p,他确实是不懂得运营,不懂得管理的。如果说让这种人当掌舵者,不是说这种人是带有贬义词的啊,就是他只是他是一个专才,并不是一个全才,他是可以做好直播卖好货。但是他并不一定能把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运营好这个观点啊,我们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的,是客观公正陈述,事实是对的。如果说你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你一定是偏理性的,不能偏感性的。这个观点啊出来之后就被很多人喷,其实并不是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思考到很多点。比如说后期你们肯定要自己做老板,哪怕你现在自己打工,有些东西要提早反思的。这个大厨效应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兄弟,你开饭店,你能不能找两个大厨?你为什么要把宝都压在一个人身上?那这个大厨不干了,咱找另外一个人,是不是就是古代皇帝啊,他为什么找丞相都都找两个丞相,他在左右权衡,你别把这所有的权利都给一个人。那这人一旦跳槽,老铁你不好把控,你就像那个罗永浩,他就很聪明,他也是做直播带货。你看他就把整个个人的ip他就给拔出来了,他就整上市公司了,交个朋友了对不对,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事情。就是无论他开不开播,这个公司都不会受影响,股价也不会受影响,然后公司业务不会受发展,受影响。你看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以后,东方甄选的股价掉了多少?从最早的九十多块钱一股掉到掉了百分之五十,掉到十八九块钱,现在调到十二三块钱。所以说这种发展方式一定是不理智的。
以后你无论发展什么行业,什么业态啊,不能把宝都压在一个人身上,一定是两或或者说四个人,这才是最理智最聪明的选择。但有的时候这个天时地利人和不是说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是有一定的机缘所存在的,所以就会有很多问题受限制。你以为俞敏洪不想发展第二个董宇辉吗?他也想,只是没有机会。或者说一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董宇辉。就算有第二个董宇辉,但是一些事情错过了一些时间节点,也可能有同样的效果。所以说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批量复制的。
别说世界第二个董宇辉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这句话启示了人们,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个观点引发了人们的好奇,许多人开始尝试在花园里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然而,他们最终都感到失望,因为谁也没有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尽管这些树叶在外表上看起来相似,但经过仔细比较,它们都有不同的大小、厚度、颜色和形态,这是因为内在基因的不同导致了外在表现的多样性。这个比喻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所以你说,可能在复制出来同一个董宇辉吗?
即使复制出来同样火的一个超级IP,但是那个人一定不是董宇辉,是另外一个大伙偏爱的属性而已。
如果一家企业被员工所绑架,那么最后这家公司最后一定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反观另外一面,我们站在员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强大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把自己从一个专才变成一个全才,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所有人打工的终极一定是不打工,就像所有人上班的目的,是为了不上班。所有的上班都是为自己后续自己成为老板,在实习而已。你去拿着别人的钱,来实践自己的想法,测算自己的水平,锻炼自己的能力,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永远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两次快节奏的工作,很快就落下了帷幕。第一份工作,确实确实没有学到太多东西。但是第二次的工作经历确实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知,我也真是初出茅庐不怕虎,逮着老板就干起来了。我们那个老板也真是短,说真的没有什么手段。为什么这样说,你说我可创造更多价值的人,压缩了使用,略微涨一点点工资,开到1000,开到1200,我也不是也挺开心,屁颠屁颠就给他干了。然后再招一个人几百块钱的学徒,这样两个人干活。这样老板不就自己解放出来了。有更多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了不是。可能这个老板还是太年轻,套路太浅,是我遇到的老板道行最浅的一位老板了。 一个真正厉害的老板到最后一定是只做战略方向性的问题,其他不重要的事情,要交给别人去做,执行层面的事情,要让出去。做决策少就是多,多可能就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