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越是关系亲近的人我们越容易发火。而且还有人对此专门进行了一项更细致的调查:面对爱人、父母和孩子,你对谁发脾气的次数最多?
结果发现:
大部分男人对自己的母亲发火最多,而大部分女人会对老公发火最多。而一些离异的人,则很容易对孩子发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常说,家是最好的港湾,其实这个港湾更多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港湾。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大多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范围内,你的内心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所以,家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最佳人选。
不仅如此,在我们发泄情绪时,会有一种“捏软柿子”的心理。所以,为啥女人最爱和老公发泄,男人最爱和老妈发泄?因为夫妻之间,男人更会体谅和包容女性。而对于男人,母亲是最爱自己的人,而且,每个母亲都会爱孩子的,也是最容易原谅孩子的。
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冲一个人发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可以伤害ta。这点看起来有点残酷,但确实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往我们常常以为,好的感情就是两个人在一起都能够变的越来越好,比如相互支持和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等等。这样讲从理性的层面是对的,因为两个人要长久的维持一段好的感情,需要不断的成长,也需要更成熟的情感认知。
但是在情感的层面上,我们实际追求的其实不是变好,而是感觉上的舒服和自在,而这往往是通过满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来实现的。
这时人很容易陷入单级思维的陷阱。单级思维就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定一个目标,并且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
比如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一段关于爱的理解:
比方说,我现在对你说想吃酥饼,你就什么也不顾地跑去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我,说:喏,绿子,这就是酥饼。可我却说,我又懒得吃这玩意了!说着,呼的一声从窗口扔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
“这和爱似乎不大相干啊!”我不无愕然地说。
“相干!你不知道罢了,”绿子说,“对女孩来说,这东西有时非常非常珍贵。”
“我觉得相当不近情理。”
“可对于我,那就是爱啊。可是没有人能理解…对某种人来说,爱是从根本不值一提的,或者说非常无聊的小事开始萌芽的,要不然就萌芽不了。”
从这段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往往是从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对方的容忍度中来衡量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让我们某种程度上去伤害时,我们更容易爱上ta。
以上理性和情感层面的不一致,也就导致了我们内心的这种冲突:一方面,我们知道对方是自己亲密的人,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的发火和伤害对方,爱并伤害着。
我们很容易对亲近的人发火,
还和我们的心理期待有关。
比如,你相信ta比一般人更能理解你,甚至认为自己在对方的眼里是透明的,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方都应该清楚(透明度错觉)。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应该能够体察入微,自动自觉地发现你的烦恼和需求,而不是一个劲地问:“你怎么了,你倒是说啊?”
这时我们常常会有受伤感,并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理解我们,就像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一样。
我们怎么做,
才能缓解(不是消除)这种情况呢?
第一、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美国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指出: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气。
第二、先摆正角色,再开始沟通。
在父母面前,你是子女;在妻子/丈夫面前,你是丈夫/妻子;在孩子面前,你是家长。在不同人面前,在不同情境下,你需要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不同的,你需要正确选择自己的角色,才能够开启顺畅沟通之门。
第三、清楚的了解对方,并用对方能懂的方式说话。
要知道,人跟人不同,你喜欢的对方未必喜欢,你关注的对方未必关注,你习惯的沟通模式对方也未必习惯;要明白,让自己知道和让别人知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你需要了解对方的沟通模式,你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对方听得懂的,然后再来表达自己,从而建立良好沟通。
最后,实用菌想说,爱不仅仅是一种心之所念,是一种动机,它更是一种能力。一时的爱可以靠本能和感觉,而一世的爱需要的是智慧和经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