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方世华编著
章节:第5章
继续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5章的内容:训练孩子的生存能力。
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去开拓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及早训练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
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建议父母训练孩子生存能力的方法。
第一:父母及早放手,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第二: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第三: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
首先,做父母的应该及早放手锻炼孩子,不要溺爱孩子,也不要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让孩子去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更多的去接触生活,在生活中接受磨练。孩子生存能力的强弱,决定他未来是否立足于社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孩子未来人生一辈子的财富。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生存离开劳动而存在。劳动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体验人生价值。劳动又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孩子每天在学习就是一种脑力劳动。劳动有利于智力发展,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劳动是人生一大美德。父母有责任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四种方法可以培养孩子储蓄的习惯:第一,及时储蓄,例如,孩子三岁时,把孩子的钱储存在储蓄罐里,当孩子5五岁时,给孩子一张手写的存折,父母就是孩子的银行,到了一定的年龄要到银行去给孩子开个账户。把孩子的零花钱全部存在账户里,培养孩子自己去支配去使用的能力。第二:带着动力去储蓄,当孩子想要买他喜欢的东西时,鼓励他自己去储蓄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他发现了储蓄的好处的时,就会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物品。第三,让孩子知道钱能买些什么东西,从小就应该有金钱的概念,从而能够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第四:培养孩子合理花钱的习惯,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便可以给他一些零用钱。还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权利,并且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从小学会花钱。
总之,做父母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