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了19年某平台对尹建莉、李雪的采访。
有些观点就目前的认知来说,是辩证的看待,某些观点是认同的。
每个人,无论带的是什么样的角色,比如心理学者、百万畅销书作家、小小的平凡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认知纬度上来发表观点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
在李雪爸爸打来电话描述的过程中,看到了李雪清晰的边界感,就事论事,提出解决方案,不呈接父亲的情绪,那不是做为子女必须接受的事。而在中国式家庭中,如果不承接住,道德指责的声音便会跳出来“呀,你爸养育你不容易,小时候给予你那么多物质方面的富养,你现在都不愿意听他倾诉,等等”
有没有感觉这些声音很熟悉?
拥有逻辑感分清事实与剧情太重要了!!
边听采访时边做着背部艾灸,来了个小婴儿做艾灸,奶奶带来的,对于适用于婴儿的手法再科学,也会让身体感受到不适的状态,孩子就不停的哭,估计不是第一次来了,在孩子哭声到达高潮前,奶奶就把手机打开了某音,给孩子放儿歌,每一首都是短暂的时间里切换。
孩子前半段哭声并不大,对于他来说,无法向大人一样正常用语言来表达不舒服,哭声则是孩子表达感受的唯一途径。而这位奶奶在回应孩子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解决当前的办法是,自己发出比孩子音量更高的混沌的语句来盖过小婴儿,空气在此刻短暂的几秒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后转向了再高音量的哭音,奶奶的回应则变化了策略,要么就是把手机音量调得更高来吸引小婴儿的注意,那么就是不停在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类似于这样的话,
那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
在那孩子的哭声中似乎都听到了“我好难受,我不舒服”虽然这是臆想,但孩子想要得到的是安全的回应,奶奶给到的是似乎身边大多数带养人都会做的方法。
结合今天阅读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书中提到儿童必须自己感觉,她在以旧方法教授她2岁的儿子说话这事上,将书本一本本弄倒,本以为孩子喜欢书,但最终在卡车上看到湛蓝的天空,孩子学会了“天”这个词。
被压抑的哭声里,情绪是被阻断的。被强行抢走了注意力,手机的声音,奶奶的音调,都让这个孩子有了恐惧。(当我艾灸结束时,看到这个孩子在另一个房间由奶奶抱着,孩子那眼神惹人心疼,仿佛从糟糕的世界才惊醒过来)
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是当儿童做些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要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么样。
就像这位奶奶内心的期待是,小孙子来艾灸时能够配合技师,不哭不闹正常的做完,就是我想要的剧情。
可是养育哪有如小我所愿?试想一下,让你和孩子换位时,你会不会觉得被压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