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西游记》取心灵成长经有感(一)

从孙悟空的名号看成长,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转变。

一、从美猴王到孙悟空,生理自我的满足。

春来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二、从孙悟空到齐天大圣,社会自我的满足。

孙悟空希望得到天庭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追求名声和地位的行为,源于社会自我的驱使。

三、地位有了,心却空了。心理自我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这些构成了心理舒适区.那如何才能摆脱自己的舒适区呢?这就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来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取经路上妖瘾横生诱感不停,又有紧箍咒的制约。但最终助力唐僧取经成功,而他也封为斗战胜佛。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我们离悟空还有多远?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悟空有一样的经历。生理、社会、心理都需要。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孙悟空呢?原因在于悟空不会找借口,而我们会。悟空可以放开肚子吃,而我们会担心肥胖,会担心胃不舒服。悟空会花费十几年学本领,而我们总担心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是浪费时间,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学会。悟空会因为不喜欢而向天庭说“不”,而我们可能会一再委屈自己,不断妥协。悟空会踏实地去取经,而我们却总想着有个捷经,有个贵人相助,悟空会放低自己,请人帮助降妖,而我们却总想着单打独斗,害怕别人看不起……我们都在羡慕孙悟空的本领,却没有想想他所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及受过的伤。却依然不抛弃不放弃。

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孙悟空?从悟空的成长之路,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