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记:目标,目标,目标

周三高级研修课,老师给我们现场示范了一场咨询。

咨询是一高级研修生,咨询的主题是亲子教育。

一个多小时的咨询,来访者翻来覆去说自己对孩子的表扬问题,说自己虽然嘴上说着表扬的话,但心里却是不满意的。

老师应对的方法方式,给我的启发就是活在当下,解决来访者当下需要解决的目标。如果来访者没有清晰的当下目标,帮助来访者找到当下的目标。

坐在视频的我,觉察到自己的恍惚,对自己角色的恍惚。一会儿想自己是咨询师会怎么做,一会儿又想跳到救世主的角色,想把来访者从冲突的迷雾中拉出来,甚至想告诉来访者你可以做,那么做。

但我知道如果这样解决方案不是来访者自身觉察出来的,她当场接受了,明白了,出了咨询室的门,她会如何做,咨询师无从知晓。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做事情,心中经常会有个终极的目标,比如意义。我期望咨询师可以拯救大部分来访者。但观摩了很多咨询,发现咨询师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

有限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当下的目标。

“来访者走出咨询室,发生的改变,可能与咨询师有关,可能一点没有关系。但关键是不能让来访者走出去感觉到难受,或者受到新的伤害。”

在咨询过程中,老师一直清晰自己的目标,咨询思路。当来访者不正面回答问题,或者倾诉困惑时,能把她带回当下的目标。

解决当下的目标,在曾经的我看来,太小,与购买的服务价格不匹配。

但实际上,有人通过一次咨询影响,走上自我心理学习成长之路。

有人通过一次咨询获得行动的力量。

获得深度成长的目标,是由当下一个一个目标累积而成的。

人的成长,也是一点一滴开始的。

当对咨询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前关于“咨询师的咨询作用是有限的”认知的无力感消失了。

记得当下的目标,再展望长远的目标。

既要活在当下的现实,又要展望未来。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