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如何读透一本书
回顾: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用不好。
27分钟的课听了两遍依然不想写感悟,从早上拖延到现在!
这大概就是之前读书的问题所在,从来都是停留在刷过一遍而已,没有进行后面的环节。
以至于后来,买书越多,看书越少,越来越找不到能打动自己的书,很多书翻了前两章就停在那儿了,因为疫情正好居家网课办公,放下手机去环顾了一下家里的书架,比如《未来简史》《爱、金钱和孩子》《原则》《人类简史》《梁启超和他的女儿们》《百岁人生》《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瓦尔登湖》《跃迁》《被讨厌的勇气》《自卑与超越》还有各类人物传记,四大名著及世界名著,不算微信阅读里的,仅仅书架上至少能找出来不下100本开始了却还没读完的书,……我突然想,如果生活中不再有困惑,工作不再有难题,估计再也不想读书了吧,只是偶尔看人家分享书单或者听到一本书觉得蛮好就下单买回来了,继续放在书桌上吃灰。因为没有学会读透一本书,或者懒得思考输出,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逼成了一个恐惧读书的人。
今天的收获:
1.终于敢于正视自己伪读书这个问题。
2.如果书/学习越学越混乱,那么实际是没有学到任何东西的。知识,是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信息,但是书中并没有知识,只有信息,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记忆一本书。重要的是应用和理解。
3.看别人的书评犹如嚼别人嚼过的口香糖,所以我们要避免吸收很多的出租车知识和口香糖知识,看再多的书评,不如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深入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当是从data-information-knowledge-insight-wisdom-impact(发圈-好奇-应用-写文-写书-经典)这样子的一个吸收转换过程,不断地拓宽加深和旧知的链接,再通过复述来检验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最终打通任督二脉!
拒绝出租车知识和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