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拖延症的本质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明知很重要,但往往就是无法开始。
比如我在心理上认同考注会很重要,应该放在首位的优先级别,但总是要磨磨蹭蹭做完所有琐事之后才慢腾腾地开始看书,导致每天的任务总是完不成;
再比如我知道运动有很多好处,但总是有各种理由拖着不去;写下的计划完不成;定好的书单看不完,这样的事情仿佛陷入死循环,经历了自责懊恼,建了清单列了待办事项,又眼睁睁看着一天过完清单上的事项变成了红色的小点点递延到第二天,该拖延的依然在拖延。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谈到一个行为模式也就是习惯的形成都是遵循三步循环:触发器、行为、奖励。既然陷入了死循环,那么应该是其中某些组成元素出现了悖论,让惯用的行为模式出了问题。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提到关于悖论的解释,比如两个句子“后面的句子是错的,前面的句子是对的”这两句话本身单独来看都没有问题,但放到一起就成为了悖论,这样的悖论在同一级系统中无解,只能跳出这一层级,在更高一级的系统上对它的语法加以规范。
因此,遇到拖延症这样死循环的问题,不应该纠结于拖延症本身,而是应该直接用一个新的触发器构建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去替换让你内耗的旧模式。
对于这一原理的解释,永澄老师公众号里的几篇文章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我就不再赘述。
我根据永澄老师的分析,梳理了一个简易的模板,下次再遇到一直拖延,不想开始的情况,至少可以先用这个模板进行分析,然后直接用新的行为模式或触发器来替换旧的,你甚至不需要花时间去懊恼和忏悔,纠结自己为什么总是做不到,这就减少了很多内耗,让你有更多精力放在重塑行为模式上。
很多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真正艰难的是开始前的内耗。
首先面向过去, 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当前的问题,是过去发生的哪些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信念系统,或者当前面临的真实问题到底是什么。解开心结,心境澄明才能有新的开始。
然后面向未来,不去懊悔和纠结自己之前表现有多么不好,只要用if-then这条指令为自己设置一个新的触发器,跳过现有模式,直接采用新的模式来替代,找到一条全新的路径去走,然后通过刻意练习,最终把新的模式变成习惯取代过去。
回到开头的几个问题里:
1. 明知注会很重要,为什么总是拖延?
面向过去:
我对自我的期望太高,有莫名其妙的预期,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某些完美主义者会因为害怕结果不如意而迟迟不愿开始,以为不开始,不付出,最终没得到就不会有挫败感,可是不开始在这之中受到伤害最大的恰恰也是我自己,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也不会得到任何关于克服困难的实践经验,甚至会形成遇到困难就逃跑的惯性。
面向未来:
有效层:底层元素是我想在今年考过注会,虽然工作繁忙,要经常出差,还想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读上一百本书。
悖论层:这个目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达成,但我自己一直在内耗,迟迟不能步入正轨,这就有问题了。我对自我要求和预期过高,为了逃避可能失败的后果,所以迟迟不愿开始。
解决层:我的悖论层出了问题,需要加入一个信念,即: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首先要能配得上它。不要盯着能不能考得过这个结果去看,而是先解决,你有没有让自己达到能考过的状态。你现在的状态配得上它,你就最终会拥有它。所以,要在因上努力,把目光放到你自己本身的状态上去,而不是盯着结果。
你就是一个要全职考过注会并且能一年看完一百本书的人,能达成这样目标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状态,用旁观者,觉察者的身份去看,你就自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if-then
如果看到注会感到焦虑,那么就开始做真题,每道真题做三遍,做得多了自然能形成自己的套路。
2. 明明运动让我感觉更好,为什么总是无法开始?
面向过去: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运动,以前运动,更多的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大家说运动好,所以去运动,或者是因为想要保持身材,增强体力,其实没有真正去享受运动这件事情本身。
我去学了爵士,去考了瑜伽教练证,但我甚至喜欢跑步都多过瑜伽,我却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件事。那现在就大大方方承认好了。
没有真的享受运动,我就是为了身材好,为了让自己体态轻盈,让自己更热爱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能维持长时间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迫不得已去运动,那又怎样?
动机不是最重要的,哪有那么多天生的热爱,不管是热爱还是功利,或者是为了逃避身材臃肿的痛苦,只要能得到好的结果,就是有效的动机。
面向未来:
if-then
如果想要运动,迟迟不能开始,就去建立几个场景。
如果下午六点在公司坐班,天气好的时候,就去华工操场跑五圈,跑完回来泡杯芝麻糊继续看注会,九点回家。
如果下午六点在公司坐班,下雨或者天气不好,就去楼下健身房椭圆机跑四公里,跑完回来泡杯芝麻糊继续看注会,九点回家。
如果在出差,那么早上起来做两组力量训练的动作,大约十分钟,然后打开电脑写半小时读书笔记或任何灵感。
3. 明明写下了每日计划,为什么总是完不成?
面向过去:
我其实很久没有真的完成预定的一件事情了,虽然一直在本子上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我的笔记本一直不是心想事成的记事本。
我一直不能真正面对自己,一直要用“看起来很厉害”来从外界找存在感,这样怎么可能没有内耗,现在承认这个现实,接受它认可它,不管从哪里跌倒,都只能从原地爬起来。
圣经里有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是说一位农场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勤勤恳恳每天认真干活,小儿子不务正业耗散父亲的钱财,又主动要求分了家。
小儿子拿着分走的家产很快挥霍一空,那些酒肉朋友也纷纷离开了他,他没办法只好去别人家的农场打些零工来维持生计,最终沦落到要去放猪,跟猪抢食。
这个时候他悔恨不已,想到他的父亲还有钱,难道自己就要在远方饿死吗?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回到自己家的农场,向父亲忏悔,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我不配作为你的儿子,从此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雇工吧。
他还没到家,他的父亲远远地望见了他,喜出望外,抱着他的脖颈拥抱他,拿来上好的衣袍给他穿上,又吩咐仆人宰牛宰羊。
大儿子在田里劳作,听到家里载歌载舞,心里感到不平,就对父亲说, 我一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意愿,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你这个儿子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他的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这个故事给我最深的感触其实是我们永远都有机会重新开始,不用悔恨过去纠结沉没成本,在你意识到的那一刻,只要你愿意给自己机会,你就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贪心记的作者晴予也说过,坦荡是一切美好的根源。
敢于正视自己,从现在的起点出发,从现实出发,是一切改变的起源,所以,我不想再拖延和逃避,想把这一切写下来,直面它,就从这里,从这一刻出发。
面向未来:
如果想要写计划,就经过调研之后写下踏实可行的计划,不顺延,不自我安慰,不是高预期,低自尊。
先去完成一个小目标,当每一个小目标都能完成,在这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就感里,或者说最小成果积累出来的成就感里,逐步建立起自信,发现原来我是一个能做到做到,做了的决定就能实现的人,由此就能逐渐蜕变成一个高自尊的人。
人要通过收到真实反馈来构建自我形象和心理框架,而不能只靠打鸡血来欺骗自己,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理要在事中磨的原因。
if-then
如果要写计划,那么就经过调研之后写下切实可行的计划。
不要想面面俱到,即使是一天完成两个注会番茄,或者看一个番茄kindle,不追求日程本本身漂亮,保证完成最重要。宁愿每天记录超出计划的多完成事项。
4. 列了书单,但为什么总是不能按照书单的计划去读?
面向过去:
过去总是半途而废,其实也看了很多书,但是输出这件事总是没有下文,写一篇文章太痛苦了,而且总是让我觉得不可控。所以这一次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所以不敢告诉别人我在写公众号,对自己更文的速度也没有信心,早早就想好了不能持续下去的退路,如果一开始就不按计划去看书,那最后没能按计划去写文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又将变成我的一个坑,好可怕,原来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把事情做成。
面向未来:
建立一个if-then的触发器去取代旧的模式。
如果拿起kindle,就只看书单里既定的那一本书,即使是小说,也得看完写完书评才算结束,才能开始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