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高中班级返校,有位陌生教师正在组建高中校友群,让我挑几个同学入群今后互相帮助。
这让我百感交集,他和我们毫无交集,朋友说不定以后都在国外长居,自己都难联系得上他们,何谈帮助。我将群链接转给朋友附上“自愿添加”,他们竞也便都入了群。
我在上海窗外的雨声中醒来,想起自己两个月来参加的活动,写下这些感想:
虽早就有劝告,免费的活动尽量少参加,无奈经济有限总落得每次抱怨吐槽组织方却又厚着脸加微信的下场,各种组织方有各种独有的弊端。
我曾经碰到特别想勾搭的人,内心无比纠结,“我该要找什么话题和他搭上话,我真担心和他(她)聊天。”可是心里却又总是给自己打气,我只是和他交流交流看法,他要是能矫正一些我的认知误区,我就赚到了。最终自己跨出这一步才发现,交流是我们俩都很期待的一件事。
一些创投活动中,总有人在全程手机聊天,最后休息阶段就去扫大佬微信,他们也总是能找到聊天切入点,不惧怕任何社交;还有的人眼睛扑朔迷离,我很清楚的看见他的心理斗争,他们想妄图插上一路话;有的人干脆:“兄弟,最近在看什么项目,加个微信呗,有没有什么群拉下我。”要到一个交流群便加一遍人,收获满满。
FA的创投交流如果仅是social交友,那么他们真的是一群很累的人。而这群很累的人,仿佛是很多人都要变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