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藏锋?可以理解为三点:
一是藏锋就是谦逊。上至领导,下至同事包括下级,都喜欢谦逊的人。你越是谦逊就越显得你大气有心胸,不仅不会让别人看扁你,只会更加高看你。就算是你懂、你知、你会、你能,甚至是别人的建议毫无可取之处,仍然要装作谦逊的样子。这不是虚伪,这是为自己树形象、聚人气。
我们以写材料为例,需要一个文字材料,如报告、讲话、总结、课题研究啥的,你是执笔人,别人参与讨论提意见,因为别人不用太操心,对讨论初稿未必细看,自然提的不少意见没多大价值,有的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解释争论的必要,表示出一个“好的好的,我下去认真吸收你的意见”这样的态度不是更好吗。其实,参加讨论提意见的,都知道很多时候不过是来走个形式而已。如果你显示出一种不谦逊的样子,不仅会让人反感,甚至会因此被人记恨在心。
注意,谦逊不是露拙。有人认为在体制内露拙就可以少做事,避免陷入越会越干的困境。其实,这是不妥的。如果想向上走,露拙只会显出无能。次数多了,领导和同事就会觉得你难堪大任,甚至是能力一般。克服越会越干的困境是巧妙推辞,可以指导、协助但不直接参与就行,不是用露拙去回避。

二是藏锋就是不争。首先,不要去争论是非对错。你自己明白清楚就行,甚至是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不采纳,但没必要反复去强调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其实,换个角度想,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哪有绝对的对错呢。只不过每个人思考问题角度、解决问题的侧重点有差异而已。
其次,不要争着图表现想出彩。真正的高手,总是先观察一番,最后才出手解决问题。在体制内一样,如果你确实有两把刷子,一定会有机会让你出彩的。不要急于去表现,先让别人去抢,看别人试错,等到需要你出手,立刻表现出棋高一招不是更好吗。记住,会收拾烂摊子、残局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领导和同事会觉得你更有能力和水平。
再次,在机会荣誉功劳面前要不争。要知道凡是这样的好事,其实领导心里早有安排,有时提出来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是你的,不用你争;不是你的,争了只会掉价,在领导心中留下不好印象,还会得罪同事。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当老好人,只是争要看时机、场合,把工作做在前面,在事没定下来前可以去找领导争取。在私下找领导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公开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三是藏锋就是低调。其一,为人低调。不论职位高低,在领导、同事、下级面前,都要是一个谦逊、谨慎、不卑不亢的样子。不要让人觉得你有任何架子,更不能有摆谱行为。其二,行事低调。在事情没办好,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不要唱高调,不要急于表功劳。真出了成绩,你不说,领导和同事们都看得见。其三,行为低调。在体制内言行都要低调,包括自己的吃穿住行及社会交往等都要注意低调。多少官员因穿戴品牌、用奢侈品被查了。记住,在体制内,你过得好,不一定能让别人佩服你;反而是你过得不比他好,在机会来临时,他可能会先想到你,想拉你一下。
所谓“露巧”,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巧显本领。在体制内工作,谁比谁水平高,真不好说。而且如果你不是领导身边人,领导就不能完全知道。既不要搞哗众取宠、刻意显摆那一套,但一定要随时做好准备,关键时刻你有真本事、真功夫拿出来。
我认识的一个人,上级领导来调研时,一般轮不到他这种职务的发言。但每次,他仍然精心准备,虽然发言机会很少。但总有那么几次,领导谈完了时间还充裕,点着让他说一下自己的意见,都知道不过是混个时间而已。但因为他有准备,本来是凑时间的发言,反而让上级领导记住了,并且给了到上一级学习锻炼、然后再调入的机会。

二是巧显作风。不论什么时候,领导都喜欢踏实干事的人,同事们虽说都想摸鱼,但对老老实实干活的人,也是认同的。为啥,你干得多,也就意味着他干得就会少嘛。要记住的是,当老黄牛可以,但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老黄牛。领导加班时看到你在加班,同事们需要你时你总能及时出现。不要认为这是投机取巧和表面工作,这才是高手之道。
三是巧显业绩。记住在体制内,自己不显功摆好,但不是说要把自己的成绩埋没了。你的成绩领导看不到、同事们不完全知道,那你凭什么晋升提拔。自己不说,可以让别人说;不口头讲,可以书面汇报;不专门找领导摆功,但可以及时汇报工作进程啥的。毫无疑问,你汇报的多,领导至少知道你在努力干啊!
在体制内工作一定要知道:一种是浮在面上的规则,就是经常公开讲的大道理,诸如会上提的那些要求啥的;一种是大家心知肚明但又不挑明的规则,就是我说的这类。记住,真正有用的都是大家不明说但都会暗自使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