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随影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个真性情的人,在这世间浪漫潇洒的走一遭。
一提真性情三个字,我的头脑里会不由自主浮现出那个“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孤独人影。
周国平说:“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而周先生的这句话无疑是为李白量身定制的。李白一生游历仍秉持独特个性,他精神世界的大门无人能扣响,甚至没几人能靠近,对于外在的功名利禄他更是仰天大笑不屑一顾。
古往今来,真性情的人不少。
三毛穿着碎花长裙流连于沙漠边境的异美,她对荷西说:“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鲁迅提笔作战,在那些个对面是千军万马的时刻,他依然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屈原全心为国却被君王误解,最终自刎于汨罗江畔哀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如此种种,皆是源于人类数千年如一日的真情。人生不同,境遇有别,但这些人身上所折射出来的行为,无一不是他们内在的真性情在作祟。
如果非要评个真性情之最,我想李白定是难逃榜首,他一曲《将近酒》不知燃烧了多少豪壮之士的心。
那是他五十一岁时的作品,此时李白已经是知天命的老者,头发斑白,往日的轻狂在额头留下道道深痕,可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忘掉了这几十年间的悲喜离合,抛开俗世的纷纷扰扰,唱出了千古名篇《将进酒》。
《将进酒》写于李白思想极度烦闷之际,他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时,却在政治上被排挤,理想不能实现,故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李白桀骜不驯的,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再者,“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如此豪言,即便在失意之时仍有自我治愈的胸怀。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李白,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明星,百年难遇的杰出天才,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何谓浪漫?即想常人之不敢想,说常人之不敢说,做常人之不敢做,飘逸出世,超脱如仙。旁人或许会很羡慕这种浪漫的气质,然而人毕竟身在世俗,绝对的浪漫是无法实现的,而李白的浪漫也造就了他一生的郁郁不得志。
李白的确是个天才,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故而他性格张狂,豪放洒脱。在他预想中,凭一己才气,取功名利禄不在话下。他身有侠气,做事不拘一格,放浪形骸,俨然一个浪子。他以为欣赏他的人自会懂他,其他人的看法他也不在乎。
二十五岁,李白出蜀,离开家乡,开始游历。他41岁,因道士吴筠的举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唐玄宗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对他十分礼遇,让他做自己的文学侍从。李白虽以文章著名,但是他出仕绝非只想做一个作诗供皇帝取乐的文学侍从,这是他梦想破灭的开始。
官场是一个神秘的隐形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以李白的狂妄劲是难以生存的,自然更不会太得志。三年之后,李白基本对前程失望,他实在想不到自己曾经孜孜以求的理想竟然会是这样的惨淡,自此他更加放纵自己,得罪了不少权贵。终于,李白被赐金放还。李白大歌一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脸的不屑,实则内心伤痛落寞。
这之后,李白继续游历,在洛阳见到了杜甫,又游历山东,再下扬州、逛会稽。赐金放还八年后,李白与有人岑勋、元丹丘登高宴饮,纵情高歌饮酒。
说到酒,它好像是灵感的源泉。
三国时曹操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晋代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晋代陶渊明也是嗜酒如命。
而与最有感应的,还当是李白,他的一生离不开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就是他的缪斯女神,他希望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
他的诗体现他的真性情,不难理解,毕竟酒后吐真言。但李白内心其实很清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的快乐在于喝酒,而他生命的结束也是因为醉酒误入江中,溺水身亡。
他的一生不是完满的一生确实完整的一生,他有诗有情有爱,为杨贵妃写调,让杨国忠捧墨,令高力士脱靴,问世间这般恣意潇洒者能有几人?
余光中在《忆李白》中说:“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的诗歌的确没有让我们失望。他是个全能的才子,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只要在他手上都能散发 光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看青山多料峭,青山看我应如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气势与豪迈,即便百年已过,仍令后辈望尘莫及。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即便是愁,李白也自有一派风骨。
茫茫于尘世之间,一路走过,悲欢参半,人生有苦有乐,伟人如此诗人如此,妄自菲薄是错,过度放纵也不对。只愿在这浑浊尘世中保留一颗真心,保住说真话做真我的那份初心。
一个人生活,倘若能如李白那般自成风骨,也不枉活过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