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安排阅卷。尽管这该死的网络堵得不要不要的,但总体上还算比较顺利,阅卷工作到中午时就结束了。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理论上的寒假已经开始了。尽管后面几天,还有零零星星的会议,但大多与我没多大关系,可以回学校转转看看,也可以不去。时间上说,相对比较自由。
冬日暖阳,天气晴了。这样的情况不出去转转,似乎太可惜了一点。
前几天,有爱好运动的同事向我推荐,说是可以去美院转转,那里的景色可不是一般的好。同事还说,最好是傍晚去,去美院边上的象山看看落日余晖,应该是人生一大乐事。但我捱不到傍晚,我觉得中午过去,时间上更有回旋的余地。
在地铁6号线的“美院”站下车,B出口的外边就是“中国美术学院”。经过地铁站长长甬道的时候,感觉有些异样。这里的甬道特别的明亮,太阳光能直射进来。嗯?太阳光直射?这是个什么梗?仔细一看,其实这一道道明亮的看起来光怪陆离的光线,并非太阳光,而是一种艺术创意。——太具美感了。
出来地铁站后,便信步往美院而去。有人说,美院是全中国最美的大学,范围大不说,背靠象山,一条蜿蜒的河流穿校而过。而这条移步换景的河流,每一处都是十足的风景大片。——想想都让人神往。
来到东大门口,“中国美术学院”那几个古朴的大字依然那么傲然的镌刻在那块巨石上,庄重肃穆。
跟保安师傅说,想进校园去看看。保安师傅也没多加阻拦,只让我登记了一下身份信息便让我进去了。挺人性化的。不过整个校园似乎比较清冷,没什么人。可能是因为疫情,也可能是像我家小家伙所在的大学一般提前考试提前放假了吧。反正我这么一路逛下来,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师生。漫步在那一条条透着斑驳光影的林间小道,勾起几多往事,很容易把当年的自己代入进去。想想也是,大学校园的一草一木,可不是轻易就能忘记得了的。
美院里有很多用红砖砌成的艺术品,没有任何的粉饰,就这么天然去雕饰般的裸立着,散发着浓烈的艺术气息。本想拍几张留存,可身边难得遇到的一位老师模样的人提醒我,这些艺术品是禁止拍照的。于是,便只好作罢。
绕了一大圈,从美院不常开启的西大门出来,便是大名鼎鼎的“象山·艺术公社”了。这个地方以前倒是很多次路过,但从来没有一次停下来认真的看一看,走一走。今天正好有机会,那就好好的玩玩。
从“艺术公社”的D口进入,便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空中草坪”。说是空中草坪,是因为它高出地面些许,而其下方,则是公社庞大的地下停车库。漫步于偌大的草坪上,一身无由来的轻松,那感觉好极了。
草坪尽头,倚山而建的一长溜白色的建筑,便是公社的“实体”。这里分工极细,各种工艺兼备。听闻学美术的同事说,这里孵化出了诸多的跟美术相关的企业,堪称中国美术界的真正的孵化器。只是,公社不允许外人进入,于是便只得在外面拍下一些照片,权当是“到此一游”的证据。
趁着这些天,余下不多的好天气,得赶紧找机会好好的玩玩,尽情的享受这难得的冬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