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车第二天,家这边白天是-17℃到-24℃左右,非常之冷。学车在外面站着的时候还是多,好在教练人好,让我们两队轮流练,不至于一直站在外面。这两天学车感觉还不错,没有想象中的难,最重要的是注意力集中,记好那些点位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虽然是一整天的练车,不过也没有特别累,体力比以前好了太多,练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高。
回家一周了,时间过得很快,每天过得也很舒服。刚回来就和家里人去中央大街逛了逛,还抱到了小狐狸。我们是下午去的,看到的游客并没有很多。而且除了中央大街附近的热门景点,哈尔滨其他地方还是看上去有些凄凉。等回到家这边,凄凉的感觉更甚。街道上匆忙而过的大多数是学生,菜市场上见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哈尔滨的火热是真实的,也是虚假的。真实在短视频上的热闹,景点里的拥挤。虚假在街道的残破,夜晚的孤寂。不过我由衷希望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能走向繁荣而非落寞,这里有很多壮阔的美景,一望无际的雪原上有血红的太阳升起又落下,这是我在北京高楼大厦的重叠遮掩下看不到的。
家里很舒适,让我不由得难过起在学校的日子。和我一起学车的同学里有一位是我小时候一起学钢琴的朋友,她现在在云南的一个警校里读书。听她讲平时的训练是多么艰苦,学长学姐的压迫多么残酷,以及当地的饮食和风土人情是多么难以习惯。我想起那个时候非常坚决地拒绝了父亲让我去警校的决定,可是如今大学的环境也并非让我十分满意的。对此我有些悲哀,却又觉得没那么重要。
以前读《论语》,其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我的确做不到如此贤德,但至少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对我而言,内在精神世界的充盈更加重要,但也不代表我要放弃追求更加舒适的外界环境。那个女孩改变不了警校的环境,但她始终充满干劲,精进技术,学习本领。我同样改变不了如今的生活环境,但还有时间学习我想学的东西。如此想来,还远不到悲哀的地步。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也让我有了很多思考。生活里不断遇到困惑,不断寻求解惑。在前进与后退之间徘徊,在喜悦与悲伤之中拉扯。无论如何,时间还在流逝,思维还没凝滞,对我而言,这已经称得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