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失声之人,说话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我们从小就学说话,但是我们真的懂如何说话吗?
蔡康永老师的这本《说话之道》是我初中班主任赠与我的,我读后颇有感受,在此向诸位表达一些我对于说话之道的拙见,也想向大家礼貌安利一下这本优秀且实用的好书。
以下是我认为的几点提高说话技巧的精华。
其一,从说话方面开始照镜子。说话向来就是就是给别人听的,那么自己很少能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像我,好像是从小时候开始就有说不清话这个毛病,但我却很少能听到自己表达的是否清晰,而一些坦率的人可能会直接指出,而一些不是很熟的人或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人往往都是点两下头,呵呵笑过而了之。所以我平常说话不能只顾于自己的表达,而忽略了他人是否可以听清。
而说话方面的镜子映射的不只是这些肤浅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和技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用一面“镜子”照一下自己的说话。因为咱们每天都在和别人接触,接触的时候必然会说话,那么每个人一天说这么多的话,肯定有不当或还能更好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就用这面镜子,可以检查自己说话中的不妥之处。例如,我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么一个习惯,经常回想自己说过的话中有什么表达错误或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甚至有的时候我还会用笔纸给记录下来,虽然这样做的话会因过去的错误而难过纠结,但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下次还会犯类似的错误。这样一来,还是很划算的啦。
其二,要有品味的八卦。人与人之间免不掉会八卦,但一定要有品味的八卦。其中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就是最没有品味的八卦。
说实话,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他就很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那个同学虽然和别的同学相处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和,但我仅凭他总说别人坏话这一点,我就不会待见他,当他在我面前说某人这不好,那不好时,我往往不加以任何评论,而且我总是离他远远的。因为我和他接触的越多,他对我的了解也就越多,我能猜到他也有在背后议论我的时候。然而,也不知为何,凡是他在背后议论过的人即使和他不产生矛盾,也都是很不待见他的。可见,一个人看不惯的人越多,看不惯他的人也就越多。
而且在这里我还想说,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每一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缺陷,而我们只要是活着就一定有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而看清一个人不去揭穿,这就是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件事而不翻脸,这就是至极的尊重。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原谅和尊重。
所以无论是我们的为人或是处事都应懂得尊重他人,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在与人交往中一定不能在别人背后说别人坏话,这样的话,对方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就会很容易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会预感到:有一天,你也会这样讲他们。
第三点,也就是说话之道的浓缩胶囊——在说话之时,所有我们嫌弃别人,觉得别人表现得很差的部分,往往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你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你说的话时,你可能嫌弃他的理解能力过差,但你为什么不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晰。况且,在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大家肯定不会都按照你的意愿说话办事。所以,你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别人,那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要知道,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那么我们就应该适应他们的说话方式从而说出他们能听进去的话,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嫌弃对方。这样做,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也能给对方台阶下。
最后的一点,说话要有标题和结论。我们每天说这么多的话,很多的话都是在阐述同样一个观点。而且,如果你说的要是含糊不清的话,别人很能听懂你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所以,我们要是在说比较确定的话时,为了让别人能够明白你说的意思,那么就应该在一开始说明一个标题,然后再加以说明,最后下个结论,这样就很少有人听不懂我方意见了吧。否则,你要是说上那么一堆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的话是不少,但对方很容易听的云里雾里的,那么自己力气倒没少费,到头来,对方也没有听懂。而要是说的有条理一些,不是既省事又有效吗?
说到最后,我想说,我们人生中的说话,是一件很重要又有很大影响的事情。我先前就说过了,每个人都在说话,我们管不了他们是如何说话的,但是我们可以说好自己的话。虽然说话是给别人听的,但我们说的话好听,别人也就愿意和我们说话,我们的人缘也就会好,所以说话说得好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所以,说话这件事是必须交给自己的责任,要归到自己的责任范围之内,那么自己的人生也是......
(才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