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原谅父母的不完美:他们不懂你,不代表他们不爱你

父母不懂你,

不代表他们不爱你;

与父母和解,

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01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面,对着电脑。天色越来越黑,可是我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去开灯。电脑蓝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脸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泪。”

一位著名作家,在旁人看来是那样光彩夺目,也一定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但聊起自己的父亲,麦家表现得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些自卑,有些怨恨,又有些愧疚。

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他们对孩子的爱,却常常让孩子受到了伤害。

麦家的父亲就是如此。他是位普通农民,家里成分不好,还要养活一家老小,脾气也格外暴躁。

而年少的麦家非常叛逆,经常跟别人打架,为此没少挨父亲的打。

因为父亲的毒打,父子之间产生隔阂。麦家发誓不再喊他爹,连续17年不跟他说话。

即使到了现在,麦家也觉得自己“从小就没有学会放松,一辈子都在紧张”。

很多父母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当初对孩子的伤害,往往会融入孩子的血液里,一辈子也无法割除。

02

他们不懂你,不代表他们不爱你

小时候,我们往往会固执地认为,父母伤害了我们,是因为不爱我们。

后来麦家自己也当了父亲,他与儿子之间也宿命般的开始了一场“战争”。

儿子初二时开始叛逆,整整3年时间,关上自己的房门,不准父母进入他的房间,拒绝跟父母对话。

在《朗读者》上,麦家说起这段经历,眼里隐隐闪着泪光:“陪伴儿子,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一样,你得小心翼翼。”

后来儿子去美国留学,麦家在他的行李里塞了两个信封,一个装了2000美金,另一个装了一封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信不长,絮絮叨叨的全是一个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拳拳深情。

儿子看到信后,回了两个“感动哭”的表情,也让麦家一下子泪奔了:这么多年后,儿子终于向他打开了心门,父子终于和解。

如果有的人没有以你期待你的方式来爱你,这只能说明他们还不够懂你,却不能证明他们不够爱你。

也许父亲从未当面夸过你,但他一直在心里把你当成骄傲;也许母亲经常责备你,但她只是怕你受伤,担心你走弯路。

我们选择与父母和解,其实也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当你明白了他们的苦和累,懂得了他们笨拙的爱,才是真的长大了。

可惜这个道理,我们总是明白得太晚。

03

这一生不长,请好好相爱

无论你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如何,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2008年,麦家的父亲已经81岁了。当初那个精壮的汉子,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完全认不出儿子了。这也成了麦家永远的遗憾。

几年后父亲去世,他在《致父信》里这样写道:

我还从没有在您悲伤的时候安慰过您,没有在您卧床不起时像您曾经抱过我一样抱过您,没有为您洗过一次脚,没有为您剪过一回指甲……

没有,没有,我没有为您做的事太多!

说真的,自从您病倒后我特别怕您死,我要赎罪,我要补错。我欠您的太多,我要还给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大概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了。

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请原谅他们的不完美,就像小时候,他们也一直在包容你的不完美一样。

人生苦短,别留遗憾。趁现在,好好相爱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