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罾响辘轳,鸡窗啄笭箵”是啥意思?——闲读《随园诗话》(250)

【原书补遗卷四·四】

姚姬传太史言:国初有怀宁逸老汪梅湖先生,隐居不仕,诗格甚高;而本朝诸采诗者,竟未收录,殊可惜也!其《田家杂咏》云:“戴胜鸣中园,社燕栖故巢。田田垄水白,秧针日以高。即事欣有赖,襟颜舒郁陶。余其理闲策,步过林塘坳。”“蝶子小如叶,沿溪泛藻蘋。系缆甫植杖,柴门见主宾。主宾匪异人,左右一二邻。科跣各真率,貌简情乃亲。须臾挈酒植,肴核亦具陈。共言禾苗好,瞥眼当食新。” “风日美襟度,钓溪理纶竿。芳饵投文漪,修鳞逝驶湍。众山一色碧,独鸟孤光寒。夕阳冥水村,新月上林端。畅好咏而归,无鱼何所叹?” “寒月挟秋气,孤灯清影。寥寥天宇旷,迢迢夜漏水。鱼罾辘轳鸡窗笭箵。遥闻犬吠声,行人枫叶冷。”《秋怀》云:“村静日当午,鸡鸣三两声。篱花催野菊,邻釜熟香粳。读史数行泪,看天万种情。浮云尔何意,只傍陇头生?”《晚步》云:“春雨晚来歇,残阳湖上峰。人家烟漠漠,田垄水淙淙。小步林塘路,时闻山寺钟。幽情属何许?古道牛羊踪。”诗境清远,是陶、韦家数。又有《寄周栎园侍郎》三首,因栎园往访不值故也。想见当时亦名动公卿云。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人。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汪之顺,字平子,一字禹行,晚年号梅湖老人。安徽怀宁人,家居西北乡之梅湖,因号梅湖。明诸生,12岁中秀才,数度乡试未中。顺康间弃举业,隐于梅湖。与陈伯玑为友。悉心研究诗学,清词丽句,不绝于篇。著有《梅湖诗删》。

戴胜,鸟名。外形极其独特,头顶五彩羽毛,尖长细窄的小嘴,错落有致的羽纹。其机警耿直的禀性,忠贞不渝的习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宗教和传说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古代有许多赞美戴胜鸟的诗。唐·贾岛《题戴胜》:“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另,戴胜鸟是以色列的国鸟。

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多指人漂流宦海,行踪不定。唐·羊士谔《郡楼晴望》诗:“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秧针,指初生的稻秧。明·杨慎《出郊》诗:“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藻蘋,此处指藻与蘋,都是水生植物。藻,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蘋,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长,顶端集生四片小叶,全草可入药,亦作猪饲料。亦称“大萍”、“田字草”。有辞典解释“藻蘋”为水藻与苹果,简直一派胡言。另,藻蘋亦代指祭品,唐·黄滔《祭陈先辈》:“昨辰而椒桂献酬,今日而藻蘋滴沥。”祭品意多用“蘋藻”。蘋、藻,水藻,古人多采之覆盖于祭牲之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蘋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

科跣,音kē xiǎn ,意思是科头跣足,即露头光脚。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方伯公,年九十馀,读书排纂不辍,虽盛夏,衣冠危坐,未尝见其科跣。”

肴核,音yáo hé,意思是肉类和果类食品。晋·左思《蜀都赋》:“金罍中坐,肴核四陈。”

瞥眼,音piē yǎn,指转眼,极言时间之短。唐·杜甫《解忧》诗:“呀坑瞥眼过,飞橹本无蒂。”《字林》曰:呀,大空也。读xiā。呀坑,指大坑。

芳饵,音fāng ěr,意为鱼钩上芳香的诱饵。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臣闻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修鳞,释义:1、指大鱼。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之一:“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2、指蛇。唐·杜甫《义鹘行》:“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

耿,此处用其本意,通“炯”。明亮,光明的意思。如:耿耀(照耀);耿光(光明;光辉);《楚辞·屈原·离骚》:“跪敷衽(铺开衣襟)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指正道)。”

鱼罾,音yú zēnɡ,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

辘轳,释义: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原注:“井深用轆轤,井浅用桔橰。”2、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清·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辘轳,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3、车轮。清·周龙藻《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辘轳声,行不止。”

鸡窗,亦作鸡牕(chuāng),指书斋。典故。《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鸡〉:《幽明录》曰: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以“鸡窗”指书斋。唐·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诗: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

笭箵,音línɡ xīnɡ,意思是渔具的总称。清·唐孙华《渔父词》之一:“笭箵纶竿载满船,年年生计五湖边。”亦指贮鱼的竹笼。唐·陆龟蒙《渔具》诗序:“所载之舟曰舴艋,所贮之器曰笭箵。”

陇头,音lǒng tóu,释义:1、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宋·苏轼《行香子》词:“别来相忆,知有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2、汉乐府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郭茂倩题解引《乐府解题》:“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

陶、韦,东晋诗人陶渊明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并称。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及第,曾任山东潍县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官至户部右侍郎等。后屡次被弹劾判死刑,又遇赦免。康熙元年(1662年),起复为青州海道、江安储粮道。博学多才,诗文、金石、书画皆有很深造诣。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闲言碎语】

本条诗话记载的都是安徽怀宁诗人汪之顺的作品。按照袁枚的评价:“诗境清远,是陶、韦家数。”读后的感觉的确如此,几乎与陶渊明诗无所差别,平和、淡雅、幽远、闲逸。读了这些作品,顿生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宁静之念。当然,这个感觉也只是一瞬间的,现在的农村,恐怕真找不到如此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真实的农村生活是啥样子,我就不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我读《随园诗话》,一个乐趣是品读袁大才子收录的作品,感受性灵诗的美,另一个乐趣就是透过此书的各种记载,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有人说,《红楼梦》是清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实,如果能够把《随园诗话》记载的方方面面都弄明白,也堪可认为,阅读了一部清代百科全书,对清代的官制、科举、刑狱、农耕、文化等许多领域都可以有一定的了解。至于再把诗里面用到的典故、描写的事物都搞清楚了,则更是扩大了知识面,获益更多。

我今天要说的是汪诗中“鱼罾响辘轳,鸡窗啄笭箵”这一联诗,咋一读,不少人只觉得文字对仗巧妙,但究竟说的是啥意思,未必全部明白。鱼罾,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渔网。而辘轳,多数人知道是架在水井上,用摇把转动以提水的装置。鱼罾和辘轳放在一起,表达啥意思呢?“鸡窗啄笭箵”一句,估计十之七八的人,不认识“笭箵”二字,更谈不上知道是个啥东西了。其实,我读到此联,也是不明白它究竟是表达啥意思的,只是因为在水乡长大,对捕鱼作业还是有点了解,猜想,这个辘轳或许是拉大网用的绞车,拉网转动时“吱吱”作响。但古代是不是这样捕鱼的呢?自己确实不知道。好在有互联网,查。别说,还找到实锤了,完全是“鱼罾响辘轳”的情景再现。在一篇《大众机械技术史——古代篇·轮轴》的博客文章中,对此有完整的叙述:

罾,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捕鱼网具,目前有些渔民还在使用。它基本的结构是用四根竹竿或木棍把方形的渔网撑开。罾小的话,只需要另一根长竹竿插到水边的泥土中,然后用一根绳子一端通过长竹竿的顶端连接到渔网上部四根竹竿的结合处,一端拿在渔民手中。然后松开绳子,把渔网沉入到水中,等待鱼进入网中。牵罾的话,只要把绳子拉起来,就知道有没有收获。这种小罾利用的其实是杠杆原理。但是如果是大罾,有时捕的鱼可能会很多,牵起来就费力,这时就用到绞车了。因为比较费力,一般说是扳罾。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师赵幹(生卒年不详)有一幅《江行初雪图》就绘有一具用绞车的大罾。画中呈现的是三人合作在捕鱼,罾已经被扳起,前面一人正用一个前端带有网兜的竹竿在捞大网中的鱼。后面两个孩童正坐在那里扳着绞车。大罾的支架结构与小罾也不同,在船头能看到安装着一根可以活动的横轴,轴上插有三根竹竿,两根斜向右上,上端拢在一起,作提升罾的支架,另一根斜向左上的竹竿作提绳的支撑。可见,在这件大罾中,用到了两次轮轴原理。(见图)

扳罾图

看到上图的描绘,“鱼罾响辘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鸡窗啄笭箵”一句。先说笭箵,实际上就是用竹篾编制的鱼篓子。而鸡窗,则代指书斋。这本是一个典故。《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鸡〉:《幽明录》载: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以“鸡窗”指书斋。唐·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诗有句:“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但是,汪之顺在本句中直接把典故里的鸡拎了出来,再化用唐代诗人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笭箵》:“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让这只鸡去啄笭箵了。

由此一番探究,“鱼罾响辘轳,鸡窗啄笭箵”一联的意思就全部明晰了。快乐之意,油然而生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