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今天成为了一种商品,一种交易,一门生意。
知识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抢手。少部分有知识的人靠粉丝变现,拥有影响力,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靠知识真正赚到钱的只有少数人,市面上有各种类型、不安于现状的知识IP们在不断努力。
就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靠知识富起来的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先富的还没有带动太多人后富起来。
普通人希望靠一个公众号、靠写作、靠一门技能起家,靠运营个人自媒体来养活自己,甚至走向财富自由。
但这样的路越来越不好走,因为走得人越来越多。
成为IP不是大家关心的,成为有可持续变现能力的IP才是大家关心的。
普通人怎样学习才更有未来?普通人想为能成为可持续变现的IP应该怎么做?
以下的建议或许可以参考下。
一、有源源不断的深度原创能力。
现在大部分人的学习学到的都是二三手知识。
我们用碎片化的时间看看公众号文章,听听别人解读书,学学别人的视频或音频课程,几乎很少人会抽出时间完整地去读完一本书。
知识IP都在说,要快速阅读,书只有越读越多、越读越快,才能和别人拉开距离,所以,我们很着急地要得到知识。
一个人总是在碎片化地学习,他的知识很难成体系,不能形成体系的知识很难有持久的吸引力。
拉开与普通人的学习方式是,深度学习。因为当别人都在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求速度时,你在用慢时间求学习的深度。
碎片化学习只能让你看到表面,一知半解,深度学习才能直达事物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深度与浅度学习,维度不一样,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所以,听再多的书或者看再多篇的公众号文章也不如在一本好书啃透。
碎片化学习让人看见一棵或一棵的单独树木,但深度学习可以让人看见整片茂密的森林。
举个简单的例子,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深度学习。
以演讲学习为例,浅度学习的人关注一招一式,去改进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但突破个人的性格、激发人的能量场,才能让一个人的演讲水平迅速得到提升,这才是深度学习,从根本上改进。
很多人以为演讲紧张是因为上台太少,其实是核心原因是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生活中。
性格不突破,意志不放松,演讲就会时时紧张。
要成为有持久竞争力的IP,得做好终身大量输入、大量输出的准备,源源不断地进行原创。
二、原创知识要成体系。
要搭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框架。
大多数知识是现成的,我们只需夯实我们的地基,再逐步延伸出个人的门派(在某个垂直领域的理论能自成一派)。
体系要有产品的结晶,没有产品就没有体系。
要持续不断地开发知识的产品线。
以我自己为例,我可以开发的知识产品有:
演讲系列课程产品
但我的演讲课程不仅仅只教演讲,我会教写作学、心理学、逻辑学、性格分析学,这样就让我的演讲课程区别于其他的演讲课程。
三、学会打造个人影响力。
打造个人影响力需要借力,需要懂品牌、需要懂营销、需要懂运营。
借力:借助各大平台的流量、借助工具、借助名人效应、借助粉丝的力量、借助热点事件等。
品牌:先定位,找出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从最擅长领域里找到垂直细分领域,不同于竞争对手,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域,不断宣传推广,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
营销:为自己的知识产品定好价格,定期策划事件和活动,拉赞助,送福利,人脉资源整合等。
运营:及时与用户互动,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用情、用心,管理好用户的预期,维护好用户的体验感。
知识经济时代有些基本的现状,我们必须认清:
1、知识IP越来越多,成为头部大IP,抢占山头才更有未来。
2、有优质内容,要和各大平台连接,去卡位,也是要圈起来自己的流量,出场晚了,流量就是别人的。
3、各大平台的头部IP实力越来越强,即强者越来越强,普通人、普通IP与头部IP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普通人的战场在哪里?
在自己现有的粉丝上,服务好自己朋友圈和身边的朋友或粉丝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趋势在哪里?
1、未来个人的知识将大规模转向企业,向个人售卖的知识已经越来越普通,缺乏新意。
个人向企业售卖知识的形式有两种,线上或线下。
不同于传统的培训师,培训完之后,拍拍屁股走人,未来的IP向企业售卖知识,将会比传统培训师有更加深入的连接,不定期到企业分享、互动,甚至按受学员欢迎程度、企业学习效果收费。
2、个人分享的知识除了深度之外,还要有创意。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我们获得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加工传播的知识用处已不大,唯有创意,存在于人类的灵感中,用创意激发更多学习者的创造力,才更有未来。
深度和创意,成为知识达人的核心竞争力。
普通人不要和高手拼努力、拼勤奋,每天大家能够利用的时间都差不多,你不能输掉的是坚持到底。
普通人要和学习高手拼深度,虽然高手更容易找到深度。
普通人要和学习高手拼维度,用更高的维度去跨越个人的障碍和突破瓶颈,要去做一些更加与众不同的事情。
高手正在做的,你可以选择不做,高手不做的,你可以选择做,这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