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尹建莉提出了一个观点: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武志红老师也推荐并分享了这一观点。他们指出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不该有竞争,消耗能量的竞争让老人加速衰老,孩子影响成长。
同样,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无需把竞争当作美德来颂扬。想想身边那些事事要尖的人,往往会让身边的同事生厌。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着竞争意识,学生时代比较考试名次,大学时代比较谁的女朋友更靓男朋友更富,工作了比较谁的工资高。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难免不会跟别人比较。比较过度了,就出现了一些事事争强好胜的人,他们以此为人生的目标,一直在奔跑和张望。
其实,人生是自己一个人的一生。至爱好友,孩子亲人,都是一路的随行者和陪伴者。人们千方百计的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不过是想创造一个前进路上愉悦的环境。所谓的竞争,本质也是提升自己,并获得成就感来维持这种提升的动力。
竞争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竞争的过程中,记得要对自己和善。现在都强调不忘初心,竞争也是,记得这是提升自己的一种形式。有的人本末倒置,为了胜而胜,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有个同学的研究生室友,她们读博士的时候分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寝室,是老式的房子格局,需要从一个卧室进另外一个卧室,所以里面那间更加安静。为了得到这个好的房间,这个室友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想方设法得到了宿舍管理员的电话和家庭住址。搬房间那天一大早,在宿舍管理员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她跑到了宿管员家里去提前拿了钥匙,打开寝室门,把自己的床铺用品搬进去,占了里面那个房间,当她的同学按照正常搬寝时间过来的时候,只能住在外面的房间了。得知这事我很吃惊,有的人连一点小小的好处也不放过,唯恐自己哪样落在了别人后头。善待自己从来不是让自己一样好处也不落下,那是虐待自己。让自己有颗美好的心,就不会罔顾规则,不择手段的去获取一切,让外在的东西来点缀荒芜迷茫的生活,永远记得,美好的内心最强大,谁也拿不走,谁也比不过。
见贤思齐一词道出了竞争的本质,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赢就贬低自己,妄自菲薄。提高和充实自己才是竞争的根本,输了没有错,自己不长进才是要羞愧的事情。自己强大了,外在的竞争力量就能增添自己的成就感,达到正面激励的效果,这样就是良性竞争。
竞争无处不在,要去挑战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不能胜任的竞争没有必要参与。明白了竞争的本质,就会了解加入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竞争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输赢是虚无的,外在的评判不能增强一个人的内在,只能左右人的情绪。我有个亲人,特别喜欢跟人比较。有一次带领一家两代人去农场体验拔草,种菜,大家玩的很开心。最后收工的时候她提出来:“今天咱们看看谁是第一?”然后她把一大家人当天的表现,从第一到第末挨个排一遍名次。记得我当时跟她说:“我才不要第一呢,出来玩弄那么累干嘛,我就是来娱乐放松的,不是参加插秧比赛的”。
最后,也借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话,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有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里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的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是良性竞争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