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坐在长凳上,划拉开了朋友圈,看着已经编辑好的一段文字,我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发出去。
我想过后果,一旦这条没经过“分组可见”的文字出现后,必然会在身边的人的心中,埋下一颗炸弹。
也许未来面上依旧和气,但炸弹永远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引爆。
我按下了发送,可没过多久又叹了口气,删掉了这条朋友圈。
或许是因为还没做好承担这条朋友圈后果的准备,又或许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负能量的人。
人大概总是这样,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会为了“体面”,将烦恼气愤不好的情绪,进行打碎重组,扔进不愉快的垃圾桶里。
朋友圈随便表达自己的不满,很容易被人贴上消极的标签。
当朋友圈渐渐成为一个人的立体形象代言时,你需要考虑自己应该发什么,不应该发什么。
越长大就越会明白:
有时候不是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过在朋友圈里,我们稍微还有一点选择的余地。
二、
联系人不多的时候,朋友圈倒像是一个叹气基地。
不过,联系人数量多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朋友圈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你不得不开始考虑要发一些什么东西。
前些时候,朋友从她的朋友圈里截了一个片段给我。
片段是一长串文字,字里行间都透着歇斯底里的抱怨和恼怒。
朋友说,你看,这人又发疯了 。
我回答说,或许人都会有一些不太好的时刻,需要一个通道用来发泄。
但朋友却说,那个人发这种朋友圈不是一次两次了,每过几天,就会出现一条这样风格的朋友圈。起初还会替那个人感到难过,但后来已经麻木了,甚至,有时候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对于没见过见次面的普通朋友,以及那些因为工作关系才添加上的“好友”,一扫而过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漠。
可事实是,并不会有多少人会真的在意你的烦恼。
“花的力气越多,自己才越知道,一个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所受得苦。当你自己痛到站不起来得时候,你真的很难分心去想,遥远国家被水灾害到饿了三天的小孩的处境。”
我们能够接受来自朋友的吐槽和抱怨,更多是因为相互性:
不仅会倾诉,也会倾听。
真正在意你的人,从来不是通过朋友圈的方式,来替你分担不顺利的感受。
三、
大概是考虑到联系人的多元性,微信人性化地推出了分组可见这个功能。
聊得来的好朋友放在一个分组,同事放在一个分组,合作伙伴放在一个分组,游戏好友又能够放在另外一个分组。
能够看到自己朋友圈的决定权,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朋友截图一条看到的朋友圈发给我说,总觉得这条朋友圈是在暗示他。
那是一条关于喜欢的文字,没有特别指出是谁,却又表达出一些情感。
就像之前的空间说说,其实每编辑一段文字,还没有发出去,就已经开始期待在乎的人会如何评价。
“或许那是巧合。”
“肯定是在说我,不然其他人怎么会来质问我。”
“有点夸张,一般这种朋友圈不都是设置单人可见吗。”
身边的朋友为了试一试对方的感情,会特意发出一条仅喜欢的人可见的朋友圈。
有的是暗恋希望得到一些回应,有的则是分手后想要确认对方是不是真的下了决心要离开。
得不到的回应,可以用对方没有看到的理由安慰自己,但确认离开的人,却不能用还没好好说再见来作为搪塞的借口。
那些真正下定决心离开的人,从来没有真正的道别,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些人留在昨天了。
四、
朋友和我说,“我的朋友圈看上去很正能量。”
我真的是一个正能量的人吗?
其实不是。
离开到凌晨四点半才结束的酒局,我想过发一些东西,来宣泄积压的不满;
在天气糟糕到不行的午夜,我想过发一段丧到不行的文字,来表达压抑的心情;
明明试着努力过却看不到希望的时刻,我也想过用最简单的xxx,来表达愤恨和不甘。
可要明白,就算这样做,也不能改变什么。
说到底,表达过后,除了让自己在朋友圈里添加一个“最近有点惨”的标签,还不是要自己拍拍尘土,继续向前走。
你所看到别人朋友圈里的那些坚强,是别人选择过后给你看的,没有过经历,你是不会知道:
那些坚强,其实不过都是靠死撑走过来的罢了。
但我想,这也是20来岁年轻人最后的态度:
“别拉我,也别扶我,什么时候我自己站起来了,你再来抱我。”
最后。
有位读者朋友在一条朋友圈下,给我留言,说人发朋友圈,肯定会有“给想要看到的人看”的想法。
我试着抵触这种说法,但最后又坦然接受。
我们发的每一条朋友圈,不论好坏,都是为了记录下这一刻自己的感受。
无论想让谁看到,其中有一个人一定是自己。
那些正能量,无论是认真的也好,装出来的也罢,
至少,你自己还没有放弃。
公众号:微醺小二(ID:Wxxe2017)
回复“撩人”,送你撩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