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亲情之间的走动也坚持这个原则。妈妈和小舅前几天去看过了大姨。这不今天一大早小妗子就打过来电话,他们中午要过来。
妈妈嘴上客气着,前几天刚见过面,都是兄弟姐妹,就不给花个冤枉钱了。山东人就是这样,嘴上喜欢说着客套话。其实内心还是欢喜的,而且是娘家人来上门,意义自然是不同的。
家里的地一天拖三遍,在我看来还是挺干净的。可是听到有人需要上门做客的消息,妈妈又忙着打扫卫生,擦桌子,抹椅子,地板砖已经很亮了,她还是拖了又拖。
茶杯洗好,招待客人的茶叶也拿出来,把昨天喝喜酒带回来的香烟,瓜子和糖都一股脑的摆上,橘子也整齐的放到水果盘里,妈妈觉得还是不够丰盛,又拿来几盒子水果味的牛奶放好,茶几上满满当当的东西,都是妈妈满满的诚意。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还是不够的,等待客人来的过程是欢欣雀跃,又有一点儿煎熬的,正好有某丰快递送货上门,原来是前两天给爸爸妈妈买的换季的衣服到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建议妈妈打开袋子试试衣服,不合适可以及时的退换。结果我妈大手一挥,我现在哪有空搞这些斜撇子。
现在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等待娘家人来在这件事上,其他的事情对她来说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微末小事。
这她还觉得不够尊重,打电话让楼上的弟弟赶快下来,又庄重的嘱咐我,不要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全家人严阵以待,我觉得有点那个接待外宾的庄重劲了。
其实按照我们小舅的出行习惯,他一般都是10左右从家里出发,来到我们这里。大约10:30~11点之间。
这次还是那个惯例,大约10点多的时候,爸爸接到小舅打来的电话(我们小区严禁外来车辆进入),不多大一会儿就看见大部队带着大包小包的上门了。
我们这地方走亲戚的习惯,一般带东西还是老的习俗,肉,鸡蛋,牛奶,一箱子酒,当然还有小舅家专供,芝麻大烧饼,和豆腐豆腐皮,和青皮大鹅蛋。
亲人见面,照例问候一番,几个月不见,大姨明显瘦了很多,从言谈中也可以看得出上次的手术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创伤,目前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大姨夫倒是老样子,笑呵呵的样子。
小妗子还是热情开朗的中年妇女,几个月不见了,明显又圆润了许多,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她最近生活的挺不错的。小舅是抽烟的,家里有没有烟灰缸,只有暂时拿了一次性的杯子应付了一下。
大家坐下来,先关心了怀孕的表妹的身体,表妹说现在能吃能睡,身体好的很。又问候小舅的豆腐生意和地里的农活干的如何的。弟弟从楼上姗姗来迟,大家谈话的中心又转移到弟弟在外地的工作上。
本来想到家门口的饭店去吃饭,结果电话打过去,那边的小姐姐很歉意的说他们正在装修,顺带问了一下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重新营业。
吃饭当然要考虑各个人的口味,主随客便。大大群人,都塞进了小舅的面包车,车开向北边去了一个叫戴家大院的地方。
菜上的很快,有荤有素,有清淡,有辛辣,把家里自带的酒水摆上桌,会喝酒的开喝,其他的人闷头吃菜,被点到名才回答一两句,都是长辈们的主场,我们这些小辈都是负责端茶倒水的。
现在鲁菜中融合了川菜东北菜,大杂烩就是我们当地的饮食现状。先是凉菜,后面清淡的菜上来,以后就是毛血旺,酸菜鱼,辣子鸡,红烧肘子等这些硬菜,……
男人喝的酒话就多,特别是小舅,两酒一下肚,就变成了话痨。他每次出门吃饭为了自己喝的尽兴,都带着代驾,这次的司机,当然责无旁贷的是表妹。
这是趁着弟弟在家,自然是他负责陪着姨夫和小舅喝酒。男人喝酒就是有好多道道,爽快一点儿,就是一口闷。正常一点儿就是慢慢喝,要是让你一口干的时候,你应该把被子空过来,证明表示你已经干净麻利喝完了,一滴都不剩的那种。酒量不好的人。为了陪客人,只能小抿一口,就会被客人嘲笑,你这是在养鱼吗?
弟弟酒量还是可以的,他喝酒上脸,两杯酒下肚,脸就通红通红的,像煮熟的虾子,据说那种能喝酒的人是一点儿也不上脸。
一顿饭沸沸扬扬的吃到了下午两点多,舅舅大姨他们一车端的回了老家,弟弟去前台结账,妈妈忙着打包剩菜,爸爸则收拾剩下的酒,然后就是和大姨小舅他们依依惜别,互相嘱咐着保重身体……
看来弟弟这次喝的不少,回到家闷头就睡,他今天晚上的火车,妈妈又开始忙活起来,做今天的晚饭,也为弟弟晚上回陕西的路上带一些吃食。
香椿芽已经炸好了,油炸花生米也出锅了,发面饼正热火朝天的陆续出锅中。这次的离别是为了下次的相遇,祝弟弟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