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培训的,听过很多课,有不少老师都会在讲课堂要求里写上“空杯心态”,当时我感觉好高大上;后来,自己开始讲课,也会要求我的学员“空杯心态”。直到现在不断钻研学习的本质,突然意识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居然在我身上存在的这么合情合理。原来被老师、教练们传播开来的“空杯心态”,不过只是皇帝的新衣,要求别人“空杯心态”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空杯心态”就是希望他人不要自满,要放空自己,谦逊求学,据说它起源于下面这个故事: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故事内容不错,乍听也很有哲理,但是,你可能也很快发现,这个所谓的心理学概念和我们熟悉的“破窗”“偏见”“从众”等其他心理学概念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从真实社会现象中提取出来的共性特征,更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支持,应该说,它更像禅修,形容一种完全放下的状态。
有三个角度来看看,为什么“空杯心态”说了不如不说。
第一,认知不升级,说了也没用
心态是一个人最底层的心智模式,相对掌握一个新技术、学会一个新知识,要改变人的心态是最困难的,相应的,心态对人的影响也是最深远。
简单的讲讲“空杯心态”,不可能让对方改变心态,放弃自己的情绪、认知、成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比如你内心认定网恋不靠谱,给你再多成功案例都会认为是例外,即使有一天你亲自网恋了,也比那些认为网恋靠谱的人成功几率低。正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一旦相处中出现问题,你可能都会归结成“我就说网恋不靠谱”,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再比如,你被领导要求去参加一个培训,其实你认为自己不必去,因为你做得还说得过去,而且本来你想早下班参加一个聚会的。这时领导跟你说“要空杯心态”……如果这样心态就变了,人生是不是太随意了……
第二、空杯是低概率事件,追求低概率是不明智的
如果把人的心智水平对应为杯子里的水,那么按照正态分布规律,完全空杯与完全满杯都是低概率事件,有水不满才是常态。对有智慧的人来讲,而追求低概率事件并不是明智之举,就和疯狂买彩票一样疯狂。
《穷查理宝典》讲了美国一位优秀的棒球手泰德·威廉斯的故事,他被誉为“史上最佳击球手”。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就是只打那些进入最佳击打区域-命中概率高的球!而那些非最佳区域 - 命中概率低的球,甚至杆都不挥一下——即使观众发出嘘声和冷嘲热讽也不为所动。
所以有智慧的老师,不会妄想让对方空杯,而是迎接他们更常见的“有水不满”的状态。
第三、正因为做不到“空杯”,才需要“以学员为中心”
“以学员为中心”可以说是所有学校教师、职业讲师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为什么“以学员为中心”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学员做不到“空杯”。
那些喜欢念课件的老师,以为学员是空杯的,以为学员会如饥似渴的吸收大量精华,可惜学员并不是空杯的,无聊的课程早让他们的水杯添不进一滴水;
那些靠通用课程走天下的老师,以为学员是空杯的,以为学员总能从通用的内容里匹配自己需要的,可惜学员并不是空杯的,“这课和我没什么关系”让他们的水杯添不进一滴水。
老师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员杯子里有什么水,他们想要什么?在抵触什么?有哪些固有认知?如何打破?承认学员杯子里有水,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就像“正念”、“知行合一”一样,“空杯心态”是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它对抗的是人的情绪和已有认知,也就是人的本性。对老师来讲,与其要求学员“空杯心态”,不如先要求自己“空杯”,先不去想“我有什么”,而去想“他们是谁,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
我是Fimi,专注教育培训领域13年,陪你笑傲“学习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