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完这次麦子,暂不知何时再亲力亲为了,我们家的地也承包了出去,或许一两年,或许若干年,尚不确定。
前天(6月11日)傍晚,跟拈花一笑老师、净业师弟小聚,难得舒心,不知不觉三小时,何其融洽!虽称老师,其实更像姐姐般亲切,因为志同道合,于心灵深处有所默契,所以又似知音。我们每次在一起,时间都过得很快,仿佛眨眼之间。
我们聊完已经九点多了,妹妹下班晚,刚好顺道接上我。本来想着先到弟弟那里,次日一大早全家一起回故乡收麦子,但因太晚,就先去了妹妹那里。其实也是好久没见小外甥了,有些想念。等妹妹顺道送完两个同事,我们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小外甥已酣睡,快速洗漱后,我们姐妹俩陪着娃一起就寝。半夜孩子醒来喝水后,有些兴奋,许是我来了,淘气很久才又睡着。
6月12日天蒙蒙亮,闹钟就响了,五点,赶紧起床,洗漱好后,妹妹不顾未休息好的困乏,就开车送我去跟弟弟汇合。看我穿的凉鞋,怕天气变化,妹就将自己新买的一双运动鞋给了我,还要给这给那,我说包里已经装得太满了……我们提前到了目的地,等父亲弟弟的当儿,先去早市上给大家买了早餐,还是妹妹抢先扫了付费二维码……
早晨天气凉爽,我们一边说话,一边等着家人到来,我催妹妹快些回去再睡会儿,白天还要上班,可妹就是想多待会儿。弟弟开车载着一家老小很快就到了,我们就着晨曦,在街道边一处空地吃了早餐,妹妹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一路抱着小侄儿,搂着大侄儿,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九点左右,我们都到了县城,顺带买了几份擀面皮。
家里的梅杏(香杏仁)几近成熟,黄中带绿,绿中透着红,煞是诱人。月季花开得鲜艳,核桃树枝叶繁茂,石榴花一树璀璨,韭菜在西院的土地里到处抽叶。那盆仙人掌移栽到西院也已若干年了,带刺的叶片厚实而多,长盛不衰,有时回来能看到它开花的炫丽景象。
李子树今年果实不多,但依旧枝繁叶茂,丝毫不含糊。土地爷爷前面的葡萄树爬上了院墙,高高地长进蓝天的怀抱,它那翠绿的叶片中垂下串串小玛瑙样正在成长的葡萄,努力汲取着天地精华。还有一树花椒,在院子西北角自在地舒展着枝枝叶叶,花椒粒儿繁密地点缀其间……
植物的生命力总是很旺盛,树木和花儿长得好,各种草也是竞相生长,有土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一个多月没回来,西院自也是杂草丛生。
我和弟弟、弟妹、两个孩子在院里欣赏杏子的时候,父亲已第一时间骑上电动车去了西坝地看机器收割的情况了,需要及时排队预约,夏收时节大忙如战场,趁着天晴,不能错失良机,如果淋了雨,成熟的麦粒就会发芽。
排队的人比较多,我们只好先解决温饱,午饭毕,父亲又及时赶往地里等机子。
我收拾完厨房,小憩片刻,就按照父亲的吩咐提前把院子打扫干净,预备着麦子收回来了堆放。打扫完院子,精神还很饱满,就又把西院杂草清理了一下。
草太多,路都被挡住了。
弟弟从岳父家开来了农用三轮车,我们因此省劲儿许多。现在收麦子很方便,机器割好,就只待用农用车拉回来晾晒。
父亲说,邻居家地里麦子还有一亩左右没割完,可能地太多,娘儿几个照顾不过来,两家地畔也分不清。自从我宝林叔撒手尘寰,一家人的日子自必艰辛,父亲二话不说就去叔家汇报情况,一再嘱咐姨跟孩子及时去把落下的麦子割回来,今年收成不错,麦价也可以,落在地里的可是将近一千元呢!姨本以为那都是我们家的麦子……
自从弟弟成家立业后,俨然家中顶梁柱。父子俩干起活来也是配合默契。
弟弟说,等孩子们长大了,站在车上钩麦子的就该是他了。我说,那时候不知咱家是否还种麦子……
第一天卖了两车麦子,剩下两车麦子稍微有些潮,需要晾晒一下。因为天气预报十点有雨,所以我们没有直接把麦堆铺平,一大早,我跟父亲去地里拾麦穗。因之前雨水天气倒了一些麦秆,还有地头长树的犄角旮旯处,机器割不上,若是逢上饥堇之年,这些麦穗可是活人命的宝贝,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温饱解决了就暴殄天物。
晨光微露,一抹朝霞映在凤凰山头上。天总体还是阴沉,阵阵凉爽。
我一踏进麦地,就瞅见不少麦穗,立刻俯下身子忙活不停,尤其看到倒麦就拔不动了脚。父亲在地的北头给我打电话,说那里麦穗更多,时间有限,需要先紧着麦穗多的地方。我这才知道,北头还有那么多麦秆杵在地里,因为阳光雨露充足,麦粒比倒麦饱满很多。
没有带镰刀,只有用剪刀了,时间不等人。尽量剪掉多余麦秆,好给袋子腾出更多空间装麦穗,这样收回去的麦穗处理起来也方便。
但凡以面食为主的人,看见麦子都会无比亲切,尤其对于明年将暂时不种麦子的我们来说,跟麦子相处的每一刻都弥足珍贵!所以拍了不少照片留念。
我早上出门临时从柜子里翻出的鞋子,穿在脚上正合适,有鞋腰,可以避免麦茬扎脚踝。
我们早上从地里收回来的麦穗,经过碾作,收了将近四十斤麦粒。
碾出的麦子,需要用簸箕扬出多余糠秕,这个活儿,我们都会干。遇到有风时,簸麦子效率更高,风会帮忙把轻飘的麦皮吹走,这得手上使劲儿,尽量把麦子抛高,还得控制住簸箕不乱晃动。今天是西风。
麦子中有土,也能用簸箕簸出来,有时会用筛子筛出细土并旋出大的糠秕。
一上午,除了碾作早晨剪回来的麦穗,就是晾晒前一天剩下的两车麦子。天气阴晴不定,堆在一起的麦子容易发热受潮,看着天色放亮,我们就把麦子铺平在街道上。自从国家实行“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后,农村到县城不仅有了柏油马路,村庄到地头也有了水泥路或石子路,村子里更是有了水泥街面,乡亲们晒麦子方便多了!
突然天空布满乌云,不多会就有雨珠零星洒落,靠天吃饭的人自然一阵紧张!大家赶紧拿起了木晒耙往一起推麦子,三家邻居都来帮忙,八十岁的婆、对门伯伯、斜对门黑劳叔,我们推的推、扫的扫、攒的攒,很快把占了半条街的麦子收成两堆,并盖上彩条塑料布防雨。雨却没有落下来,天公许是怜悯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民们,硬是控制着那一包包雨云,想着再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天。
我不仅感恩老天的好生之德,亦深深感念邻居们不顾劳累的帮忙。刚回家开东边平房门时,我跟父亲努力很久都打不开那把生锈的锁,幸有黑劳叔赶来用钳子帮忙拧开,平房里可都放着收麦子的所有农具!我当时就在街道买了一些蔬菜送给了叔,也就几块钱,他却开心地合不拢嘴,像个孩子似的。黑劳叔本是打铁匠,近年学会不少机械手艺,很多农具、车辆都会修,沿着大路的修理部总是站满了人,叔常不得闲。
下午太阳很好,承蒙老天眷顾,我们吃个手擀面的功夫,麦子就晒得差不多了。午饭后小憩片刻,缓一缓上午重复三次推堆铺平的重体力晾麦的困乏,一个梦就到了三点。很快把两车麦子收堆,及时而顺利地卖到了粮站,有弟岳父家的农用车帮忙,真是能叫上速度!
弟妹带俩娃很辛苦,虽身在娘家,时不时打电话过来询问收麦情况。弟的岳父(我也叫姨父)忙完自家活计,还专门打电话要过来,往年姨父总是不顾辛劳帮我们收麦子,今年也是念念不忘,其实他们家活儿也多。弟在电话中一再劝阻姨父不要跑了,我们马上都收完了。人和人之间,就是一份情暖心。
弟弟和父亲去卖最后一车麦子的时候,我给二姨打电话询问收麦情况,姨家九亩地麦子,就她和姨父俩人收夏,还要照顾幼小的双胞胎孙女,其中劳累可想而知!表弟们太远回不来,我心中时时惦念,一听姨说麦子晒了“一河滩”,就知劳作场面之大!久等不见父亲和弟弟回来,我有些着急,提前安顿好家里,把农具都收到平房里摆好,把弟岳父家的大彩条布折叠好,并按照父亲的吩咐用几根绳子绑好,和弟岳父家的铁锨一起,放妥在大门外,想着等弟开农用车回来了带上,和农用车一起还给上头姨父。弟岳父家就在凤凰山下,虽在山下,也比我家平原海拔高,所以我们常称作“上头”。
等了很久,我心焦急,眼看着多云遮盖了天空,阴沉沉地,似乎很快就要掉下雨点来,哎,老天也已忍得太久……我提前把家里尚在充电的电动车推到大门外,并锁好了大门,把钥匙装进裤兜,犹豫很久,径自骑上电动车朝着二姨家奔去。因为几年来没有骑过电动车,有些发怵,况我家车子稍大稍重。然而,骑上车子没有停,就一直开到了姨家大门口!其实电动车很好驾驶。姨和姨父正忙得不可开交,两个小不点在麦堆旁玩耍,不宽的街道上人来车往,时时需要大人操着心。
姨看到我来,紧皱的眉头都似乎一下子舒展开来。姨也嗔怪我独自骑电动车,忒叫人挂念。姨家今天把剩下的六亩地麦子全割回来了,厚厚地堆满了门前的街道,因为麦子太多,地面有限,下午的阳光虽好,却没法晒干,只好赶紧装袋收回院子,免得被雨淋着。我给父亲打过电话,就马不停蹄地跟姨和姨父忙活起来,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弟和父亲也很快赶来,大家一起战斗,其乐融融,不知装了多少袋麦子,除了照片里房檐下的袋子,后院很多袋子没有来得及拍照。
弟又用农用车帮姨父把大门东侧街道上的麦子转移到门口右侧,没地方放了,但堆在这里方便用大塑料纸遮盖,好防雨,后面晾晒也方便。
院子里还有不少麦子,姨说晚饭后歇歇,他们自己推堆就成。
我刚到那会,姨问我吃过午饭没,彼时已下午五六点,都该吃晚饭了,后来才知姨和姨父中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而前一天晚上收回那三亩麦子业已两点多钟(机器忙碌,一直排队),等于这一宿就没怎么睡觉,农民真是好生辛苦,我为姨感到一阵疼惜。这会及时赶来帮忙收麦子,心里安慰不少,两个姨,都跟我的妈妈一样亲近……
中午其实煮了白米粥的,姨说放了一下午不新鲜了,非给我们熬了新粥,后来我还是把中午的白粥添了开水,大家温温地吃喝了,于此大热时节,吃这样糯软而温的粥,心里一派爽快!天热劳作后,最怕吃烫饭。姨炒的土豆西红柿,大家也是吃得美滋滋,还有在电饼铛上烤的馍片……
一年夏收就此告一段落。今晨起来,雨落,清凉消暑。大家伙儿的麦子基本都收回来了,天公作美,天公忍着那一团团雨云也够辛苦的,他终于可以释放了,看着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麦茬地,好不欣慰!
雨落不停,也没法去看舅舅们和姑姑了,下午得返回西安,待有空时再去探望长辈们。
一如·明良
2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