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在了无尘埃的冰面上划过的:走过的地方光滑如镜,未走的地方光滑如镜。明明度过珍贵的似水流年,却不留下一点的足迹。每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下一步要做什么,上一步从哪里来。每天像生物考试中必有的大鼠,在命运的轮盘上不知疲倦的转动;偶尔泛起无意义的激情与梦幻,像犬儒式的穷酸文人,自以为放下所有,风轻云淡,肩上的担子却仍然重达千斤。想要在这样的冰面上找到乐趣便只有捡起锤子,砸碎冰面,在长达百年的人生之河中,船上是友人,船边是好豆,船后是涟漪,远处是好戏。只有这样,才能让一生过出滋味。

终于步入正题,好戏好豆既是不可或缺,那自然要谈谈我的好戏与好豆。于我而言,倘若要在人生的船上放一二件随身的话(生活必需品排除在外),书自是不可或缺的若可以定时更新,当然再好不过,即使只有一本,也可以常读常新。一切物质种类数不胜数,但毕竟有一个数——用数学的话说,便是常数,但是精神世界不同,它是无限扩展的,组合时无法穷尽的,若非要赋予一个数学的概念——纵然我认为数学是思想的一部分,这样说兴许有以偏概全之嫌——那一定是“∞”而一本好书是一个完善的,无限的精神世界,将平生所学,平生所感尽数浓缩在有限的物质空间,其奇妙之处是不胜枚举的(正如人脑,不到半立方米的空间里储存了无限的精神世界,其妙处也是现在科学的无法揭示的)。

至于常有人问,读何书好,以至于以“提升阅读水平”为由,逼问课外老师列出书单。我以为,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你连读书都要选择,都要从功利的方面去询问老师。我们常说工人,教师,他们就包含了每种工艺的工人,每一科目的老师;而阅读者就应该先博后渊,先广取,再深挖,至于仅阅读一类,倘若你认为读书圈中人一定要互分化工阅读者,名著阅读者好的话,我自也不可强求。最具讽刺的是,这类人往往连课标书目都未能深读。

距离一篇长文还有些字数距离,那我最后想说,读文学有文学的艺术之美,读哲学有哲学的思想之美,读科普有科普的科学之美,读古典有古色古香,读现代有新人新思…… 读何等书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总之,先要多读书,再找到好书,最后读好书。

注:此文将我多年未尽之言俱言尽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