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参加了博物馆举办的主题活动。我忘记了之前在哪里看到过“湿地日”这个节日,所以我今天想再好好了解一下。
老师先把我们带到一楼展厅里那具麋鹿化石的旁边,她问我们知不知道什么是湿地,我想湿地就是比较潮湿的地带,可是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李佳芯就开始发射语言炮弹,我只好赶紧把话咽了下去。后来我听老师说,湿地是除了海之外的各种水体。而我们居住的这里,从上古时代就是湿地分布比较广的地方。湿地的环境很适合麋鹿的生活,老师说,在古书里有“海陵多麋”的记载。
麋鹿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和西方圣诞老人坐的驯鹿不一样,驯鹿的尾巴短短的,而麋鹿的尾巴却是长长的。在麋鹿的世界里,每一年都会进行一次麋鹿王选举。所有公鹿都来参加,用头顶上的角顶其他麋鹿的角,谁赢了谁就是王。逐渐地,因为人们大量的猎杀麋鹿和破坏环境,导致麋鹿大量减少,慢慢地在中国消失了。
过了好几年,英国赠送了一些麋鹿给我们。麋鹿才在中国逐渐变多,虽然我们国家比其他国家培育麋鹿起步得晚,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件事上费了不少力,所以我们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野外自主培育麋鹿的国家。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做了一个手工,把一个麋鹿头贴在木板上,旁边装饰一点叶子,上面再挂一个绳子,做成麋鹿小挂件。我捧着它,爱不释手,我看着它,心想,一定要保护好环境,让麋鹿不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