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通常被解释为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成家立业”了。于是,便有人感叹“虚度了光阴”,说年届或年满三十,仍然一事无成云云。殊不知,孔子讲这段话丝毫没有上面这个意思。这是后来,主要是现代的人们所做的“引申”和任意发挥了。
比如,一本《新编实用成语词典》中,对“三十而立”的注解说:“立:建树,成就,自立。指人到了三十岁应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自立于社会。”《词典》接着说,此成语“现在常用来勉励青年要努力学习、工作,有所成就”。然后又举了“例句”。
固然,“引申”古人所云未尝不可,况且又完全出于善意。不过,对其原意做必要的交代,是绝不可省略的环节。
“三十而立”,出于《论语・为政》第四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宋代大儒朱熹用了近四十年时间,吸收汉代以来儒学成就,反复推敲琢磨,写就了《四书章句集注》。其后世被作为“大学”专用课本,并作为“科考”的标准答案。
对上面这段话,朱熹首先注道:“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也。”
朱熹注释说,心有所指向,叫作志。志在此,就是念念都在于此,并且行动起来毫不厌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笃行不怠”的意思。
对“三十而立”,朱熹注曰:“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或曰,即“籍此立身”“矢志不移”的意思。
为何说“三十而立”?
朱熹引了同为宋代大儒的程子的话说——程子曰:“孔子,生而知者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
讲得足够明白吧?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说他十五入“大学”,立志学道,便专心于此。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种思想境界,可以自觉地“自立于道”了。
这是孔子所云“三十而立”的本义。孔老师这段话,是在向弟子,讲述自己的学习及“悟道”的思想轨迹和进程。
就此,朱熹又引了程子一段话——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
“科考”一直延续到清代。
至少在民国之前,没人认为“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岁必须“成家立业”。
还是那句话,“引申”未尝不可,鞭策努力学习工作也是好事。只是,“三十而立”,并非现在不少人理解的是一条“硬杠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要不改初心,奋发努力,一般都会“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不必按照“引申”了的“三十而立”去无端折磨自己,也更不必自暴自弃。努力后,做个“平常人”不也挺好的吗!世上哪有那么多“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