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做梦了,或者说是我做了梦而没有印象了。可前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而且印象特别特别清晰。
爱乱想的我马上联系到了现实发生的事,刚巧昨天早上先生给我电话说出差开车途中看到了一起事故!
于是想起来去翻阅《成为自己的解梦师》这边书。
作者说道:梦就是我们自己的投射,弗洛伊德认为梦反映了我们的欲望,荣格认为梦展现了我们的性格,作者认为梦体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其本质都是我们整个人格的反映,我们能意识到的自我,不能意识到的自我,都赤裸裸地透过梦境这面镜子反映了出来。梦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情绪,凸显我们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每天都交替活跃在两个世界中。白天醒着的时候,我们活在一个理性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世界中,我们通过五官源源不断地收集周围的信息,然后进行组织加工,看到的自然也是一个理性世界。晚上入睡后,闭上眼睛,视觉信息消失了,听觉也渐渐地变弱,这时候我们就活在了一个感性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世界里。所以不管是醒着的世界还是梦里的世界,都是我们看同一个世界的结果,只不过用的认知方式不同。
解梦的原则是什么?书中讲了很多内容,凝结成一点就是两个字:象征。释梦就像“搭桥”,桥能搭起来,靠的就是“翻译象征”,也就是把这些象征语言翻译成理性思维可以理解的内容。
首先,象征和日常事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梦中的汽车可能象征着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梦见自己掌握不好方向盘,可能表示无法自控的情绪;梦见油用完了,可能表示现阶段缺乏精力。而梦到汽车唯一不太可能代表的,就是汽车这个交通工具本身。
关于“象征”,作者提醒我们要注意,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梦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对于象征的理解也不同。作者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探索一个梦的所有侧面,深入梦的某一个侧面,就能获得一些启发,能够做到这一点,解梦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把释梦的过程看作是在看一场电影,从选片、观影、回味到重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释梦的过程。
作者认为,释梦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释梦的最终意义,在于帮助做梦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即使这个梦解释不是特别好,特别漂亮,但是做梦者有感觉和收获,这就算是一次成功的释梦。
在作者看来,噩梦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了解噩梦有时候比好梦更有价值。因为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噩梦,就能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知道自己出的问题,就可以在现实中想办法解决,当现实生活变得更好的时候,心境也会随着变好,这时噩梦自然就会消失了。
“梦是夜的眼睛,冥冥中传递着心灵的玄奥;梦是个人的神话,依稀中述说着人生的故事;梦是无意识的舞台,缤纷中上演着生活的戏剧。”梦其实很简单,也很纯粹,它不过是在用最朴实、最原始的方式告诉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秘密,我们筑起梦,梦又为我们搭起桥,整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向夜晚许下了一个想要认识自我的愿望,而梦就是夜晚对这个愿望作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