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里斯多夫》以主人公成长的一生为主线,从儿时音乐天赋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有人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这个无从考证,也没必要考证。小说毕竟不是人物传记,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无疑是一部名著,有的排行榜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九。不管这个排行榜的权威性有多少,总之这部小说是大名鼎鼎的,在上世界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中是有着广泛影响的。
依着现在读者的口味和趣味,《约翰·克里斯多夫》也许算不上是一部好小说,而且肯定谈不上是一部好看的小说。小说线索比较单一,就是主人公成长经历这一条线。小说情节比较舒缓,没有悬念、少有高潮,就是按部就班地走下来。小说人物繁多,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中途退场不知所踪,有的跑个龙套就销声匿迹,不少人物的脸谱描绘和心灵刻画都不够清、不够深。小说的文字当然是优美的,但大段像散文一样的抒情,也很是考验读者耐心的。
按照文学评论家的说法,《约翰·克里斯多夫》弘扬的是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可是以当下众生的评判标准,在小说中似乎感受不到太多的人道主义,几乎感受不到些许的英雄主义。约翰·克里斯多夫除了音乐天赋让人敬仰之外,大约就是性格上有点倔脾气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媚俗的风气妥协,在现在聪明人眼里就是有点儿“轴”、有点儿傻、有点儿不识时务和不合时宜。他在道德品行上也并不完美,从小到老见一个爱一个,而且与好心收留他的朋友妻子有染,真挺不仗义、挺不是个溜子的。
咋个一回事?莫非是1915年那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不行,误读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再不成是有啥子暗箱操作之类的勾当,让罗曼·罗兰蒙混过关了?
当然不是了!这两个疑问只是个玩笑和噱头,起个承转启合的作用,各位千万不要当真。
好的小说和好看的小说有的时候可以重叠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却不是一码子事。《约翰·克里斯多夫》当然是好的小说,名著中的名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当仁不让。不过它确实谈不上是一本好看的小说,这个一点儿也不奇怪。名著本来就不是让人读来消遣的,本来就不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而是洗涤灵魂的震撼,是提升境界的阶梯。震撼之所以能够洗涤灵魂,是要先让人惊惧和痛苦的。阶梯之所以能够提升境界,是要付出艰辛攀登上去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当然是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经典诠释,只不过这种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不是我们半残的脑海中自以为的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不是道德家们标榜的虚伪人道主义,也不是慈善家们倡导的救死扶伤的狭义人道主义;不是名利之徒崇拜的以功成名就为尺度的英雄主义,也不是弱肉强食者向往的血腥英雄主义。《约翰·克里斯多夫》展现和诠释的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的念想,是我们每个人努力都可达到的梦想,是我们每个人时时都可能需要的畅想。
人是肉体的存在、精神的本质,肉体不过是载体,承载的是我们不可或缺、不可磨灭的精神追求。有过一定人生体验之后,我们总是渐渐发现人生所有的快乐与痛苦都是精神上的。我们吃得再饱、穿得再好,也只能带来肉体上的满足而不是精神上的快乐。拎个LV、戴块百达翡丽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快乐,是因为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在别人的羡慕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漫长而又无奈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攀岩,通过不断的攀岩把痛苦踩在脚下,让快乐降临眼前。《约翰·克里斯多夫》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可感、可信、可学的精神攀岩过程,让我们品味到了人生可以企及和享有的精神快乐,当然也让我们有一种超越痛苦的升腾。
说的有些玄乎吗?其实并不玄乎。想想吧,我们每一次精神境界的提升,不都是伴随着许多无可言喻的快乐到来和许多不堪回首的痛苦离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