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数学时,一直采取分级练习。达标组同学做AB级题,达优组同学做BC级题。
有教育同仁问我:这样会不会伤害到部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会不会认为老师歧视他们家孩子?老师找分级题目是不是比较麻烦?
刚开始实施时,我也有这样的顾虑。
所以我新接手一个班,前一个月不采取分级练习,大家练一样的。等一个月结束,学生情况清楚了,把分级练习的意义向家长说明,学生自愿申报做AB级题或BC级题。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学习程度是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当然遇到优生偷懒,不想做C级题,教师应适当干预和引导。
分级练习能否顺利实施,在于家长是否认可老师,教师教学质量是否高。
如果你是一位教学牛人,无法用啥办法,家长们都会支持,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而新教师在蜕变之前,要经过较为漫长的“待考证”岁月,需要定力与耐心。任何改革,都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可能会遇到的好与坏。
图3公正,是分级练习最好的直观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