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过粪、拉过粪、撒过粪、拾过粪吗?我小时候就干过。

不要产生歧义,这是七八十年代农村养地干活时常见的一种劳动方式。那时农村刚分田地不久,工作积极性比较高,土地贫瘠又没有钱买化肥,于是,家家蓄肥,家家攒粪,那时候的粪是很重要的生产元素,家家地里离不开粪的营养。谁家的麦苗庄稼长得比较青,大都地里上的粪多,那时候,农村人就说“粪青”------谁地里粪多,谁家的苗青,庄稼长势好,秋天收成就好。

记得那时候家家都在院子里挖一个半径约一米的圆形粪坑,烂菜、树叶、剩饭或者扫地的垃圾杂物什么的都往里面扔,下雨发酵的过程就是沤粪的过程,坑里的粪填满后,挖出来阳光下一晒,堆成堆就成了粪,农村人也叫土杂肥,上在地里,庄稼长得旺、长得壮。

还有一种粪,就是家畜拉的屎。那时农耕时代,家家都或多或少养一些生灵子,有的养牛养羊养猪养狗,还有的家里养鸡养鸭养鹅,这些生灵子拉出来的屎也叫粪,把牛圈、羊圈、猪圈的粪定期挖出来的过程,农村人叫“出粪”,出粪时把生灵子牵出去拴在树上,先用抓钩捯,再用铁锹铲,牛屋里有一个专门出粪的窗口,通过窗口把牛粪扔在屋外。羊圈猪圈的粪一般用抓钩捯松后直接上板车拉到地里。

把粪用板车拉到地里,卸在田间地头,这个过程叫“拉粪”。,那时候农村特别富的家庭才有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一般的家庭出粪都用两个轮子的平板车,粪装在车上,再用铁锹在上边拍一拍压实,防止路上漏掉,一般有两个人拉粪,一个在前边驾车,一个人在后边推车,特别是遇到沟坎上坡的时候,搭把手推推是村里人常有的事。

犁地前把粪均匀撒开摊平,叫“撒粪”。撒粪是个技术活,一车粪卸成若干个小堆,再用铁锹一锹一锹的散开,必须均匀平摊,不能厚此薄彼。撒粪需要力气,更需要技术,一般撒成扇面状弧状,一次性完成。

那时家家都有简易的旱厕所,人拉在茅坑的屎比较臭,这样的粪叫“大粪”,一般情况下,“大粪”定期挖出来放在人少去的旮旯里晒干,再与土杂肥混杂在一起拉粪到地里。

小时候很多家庭里的猪羊狗都是散养,猪羊狗等生灵子放出去在外边找食物吃,自然它们的屎也拉在外边,这样,不忙时,村里的一些老人就扛着粪箕子捡拾这些散落在外的粪,这个过程老百姓叫“拾粪”。特别是冬天夏天,拾粪的老人特别多,也好拾,粪不是冻硬了,就是晒干了,用拾粪用的专用䦆头,对着粪箕子的口,用䦆头一钩,粪就稳稳地落在粪箕子了。

老人拾粪时最讨厌的就是拾“大粪”,特别是在村口地头碰到人刚拉的一泡屎,初见惊喜,再见讨厌,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拾。一般用周围干土盖住湿大粪,再用䦆头钩进粪箕子里去。

一年四季除冬季外,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在外边旷野里放牧,一般是小孩子边放羊边捡拾羊屎蛋子,用一个小塑料桶或不漏的废塑料袋子,半天能拾上满满一小桶,高高兴兴回家后,小手黑乎乎、臭乎乎的,家长一方面表扬夸奖着,一方面嚷着脏死了快点洗手。那时的牛粪羊粪猪粪不是很臭,因为它们吃草喝水,拉出后在周围清新的空气里迅速散发臭味,等捡拾老人去拾粪的时候,臭味已去,老人们并没有感觉到特别臭。

时过境迁,现在条件好了,各种各样的化肥多了,再也用不着出粪拉粪撒粪拾粪了,但那时的回忆已经定格成童年的乐趣,每每想起,都会对现在的世界温柔以待,贫穷落后的时代过去了,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知道感恩,勤俭节约,拼搏奋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竹篮篮,铁铲铲,篮篮装满粪蛋蛋。牛粪瘪,羊粪球,马粪驴粪是蛋蛋……” 太阳还没露头,上岭村村后的土坡上,李老蔫背...
    三山一水阅读 5,879评论 23 397
  • 粪,屎也,肥也。 如今跟孩子们,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小时候,家家大门口都有一个大粪堆,大人们甚至用粪堆的规模...
    司南A阅读 554评论 0 1
  • 正文 竹篮篮,铁铲铲,篮篮装满粪蛋蛋。牛粪瘪,羊粪球,马粪驴粪是蛋蛋……” 太阳还没露头,上岭村村后的土坡上,李老...
    茶点故事阅读 4,433评论 4 390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许多农村地区还有人习惯早起拾粪。 一般都是老汉。 大早儿起来,肩上扛着粪箕子,阴柳条编的,形状...
    风中之鱼阅读 952评论 0 3
  • 数九寒天,西风凛冽,星空点点,苍穹之下,村庄田野,还笼罩在喑墨之中,大部分人还沉浸在睡梦中,一个身影,左手挎笼窝...
    陈红中阅读 58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