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和我说,“我也想写点东西啊,可是真的不知道写什么。为什么你写作的灵感如此源源不断呢?”
其实啊,所谓灵感不过是平时注意积累、积极思考的一种成果展示罢了。正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俄罗斯画家列宾所说,“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想要获得“奖赏”,那就先得有“顽强的劳动”,只有平时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动笔的人才有机会获得赞赏,得到灵感,写出佳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写作也是如此,那平时如何积累灵感呢?简单来说,灵感即素材,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写什么,那么灵感不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了么?
对于这方面,我有4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第一,写社会新闻。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围绕,特别是有些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争议性,立场角度不同,情感倾向不同,那么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拿出平时和人家辩论的架势,我们能说出来也就能写出来。
其中有2种新闻我特别推荐大家写,第一就是热点新闻,自带流量,会引发大面积的讨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观点加以总结、阐述、升华。
第二就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我有一篇文章叫《你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最好什么都别说》发表在8月1号的“剽悍江湖”,其实灵感就来源于我看了一篇新闻说有一个女孩子带着荷花去西湖边拍照,结果和路人打了一架。女孩之间怎么会打架呢?进一步挖掘深层原因、写好自己的感悟,一篇文章也就这么出来了。
写社会新闻的文章分2个部分:简述新闻事实+提炼升华观点。
第二,名人明星。
说白了这就是写人物传记,采访稿也包括在此类。
这个也有2种写法,第一就是写全面的,你搜罗一下人家的生平和作品,要是主角的人生经验丰富一点,我估计你写一个人物简介就可以写一篇长长长长的流水文了,小白很难驾驭。
所以我建议大家用第二种写法,也就是只写某一个或者两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质,然后专门找案例来证明他这点,这样容易写得较为出彩。
比如我看过很多写彭于宴的文章都是抓住他“自律”这一个特点来写的,还有王菲就是“自由自由,不受拘束”,刘涛可以写“贤妻良母,坚韧强大”。
我们这些小透明都想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来突出自己,名人明星们有那么好的现成的标签或者人设让我们写,干嘛不抓住呢?
第三,写书评影评。
我们看过的书、电影、电视剧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先说书评,我们可以写读后感,读后感中可以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书中梗概以及阅后心情,也可以尝试把一本书的内容用一篇文章总结出来,后者的难度有点大,但我们可以先从总结章节内容开始呀,慢慢锻炼归纳、梳理。总结的能力。
再说影评,我个人觉得影评好写。看书的人可能还少一些,但是看电影和电视剧的人就多了去了,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们可以都可以先把故事说出来,尽量把故事说得跌宕起伏一些,最好留有悬念,然后再发表看法。
像我的话,我就写得随心所欲一点,比较喜欢剧透一丢丢,因为我无法对什么拍摄技巧什么的做分析写干货,只好跟大家讲故事说感想,所以大家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写。
第四,写经历故事。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经历不用的故事,会有很多丰富的人生体验,也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比如我们去旅游了,回来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游记?
我每天上班都有一段路特别堵车,原因就是有些车不守规矩,不愿意在快车道排队等待掉头,非得插队,所以挡了旁边的道导致堵车,有时候还会有刮擦。
这就是一个故事啊,比如我要写一篇类似于“规矩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的文章,就可以运用到这个素材。
我们常常看别人的文章总是提到,我有一个朋友(闺蜜、学长)... ...,然后就开始说他们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啊,我们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所以我们的素材也就广阔如大海啦。
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这4方面的素材是可以共用的。
比如我们写社会新闻,是不是可以加入名人的故事,可以加入自己的经历或者朋友的遭遇,这样子一篇文章下来是不是就可以更加丰富也更能打动人心啦?
就像我们写某个明星的热点新闻,其实眼里不要只有热点,还应该发散思维,把与之相关的其他素材也给调动起来,来一个头脑风暴。
就像我写那篇《阚清子纪凌尘分手:三十岁的女人不慌张》,我不仅仅写了这个热点,翻出了阚清子以前的演讲,联系到了歌手赵雷的《三十岁的女人》,还提到了大家推崇的俞飞鸿,用《青春》和《爱玛》这些名人著作做背书,最后再点题,这样一篇文章就完成啦。
素材与素材之间绝对不是孤立的,只要你围绕主旨,那么素材之间就会联系起来。
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自律”的文章。你大脑中的素材机器就要开始运转起来,把各种和“自律”有关的东西集合到一起。除了演员彭于晏,作家严歌岑自律的故事,还可以写你自己或朋友的故事,不必全是正面例子,也可以用失败的例子来进行对比,形成反差。再锦上添花一些名言警句,也许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好文章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努力思考,那就一定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备无患,机动运用各大素材,灵感也是应有尽有的啦。